市地政协
大兴安岭政协让委员联系和服务群众“零距离”
来源:大兴安岭地区政协 | 日期:2023-09-15

“因管线改造需要停水,我们能理解,但做饭时间停水很不方便,能不能帮我们反映一下,合理安排一下停水时间。”政协委员接待日这天,家住大兴安岭呼玛县正棋社区的张女士早早就来到正棋社区委员工作站,向值班委员诉苦。“您放心吧,在您之前已经有人反映这个问题了,我们都报上去了,很快就会调整了。”值班委员梁孝琳进行了热情的接待,并给予答复。

年初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工委深入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将委员联系群众协商议政端口前移,重心下沉,大力实施基层政协委员工作站(室)建设,有效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走向基层、走近群众,夯实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工作根基,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加快推动“六个兴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2.jpg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2_1.jpg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3_1.jpg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4.png

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现场会

日前,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工委在呼玛县召开全区政协委员工作站建设现场会,通过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落实省政协关于推进委员工作站建设安排部署,推动政协工作“动”在基层、“商”出合力,加快释放委员工作站(室)潜能和效能,努力推动委员工作站(室)建设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在推进现代化新兴安实践的新征程上彰显政协作为、贡献政协力量。

明确“四新”功能 服务基层治理

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工委依托大兴安岭地区实际,在各县(市、区)建设基层委员工作站(室)59个,明确委员工作站是委员联系群众新纽带、反映民意新渠道、协商议政新平台、凝聚共识新路径“四新”功能定位,组织各级政协委员下访基层一线,把委员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群众“微需求”“微建议”开展微协商,对群众“闹心事”“烦心事”开展就地协商,并迅速向上反映。截至目前,大兴安岭各基层委员工作站(室)共接待群众240余人次,开展“微协商”34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2条,形成提案5件,推动解决42个。同时充分发挥委员社会效应,800余名委员在工作站宣讲政策,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让群众随时随地能够听到政协声音,看到政协身影,感受政协作为,在群众中有效汇聚起推动“六个兴安”建设的强大力量,助力“六个兴安”建设落到实处。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4_1.png

政协委员开展宣讲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5.jpg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5_1.png

政协委员在征集社情民意

搭建“三全”平台 优化履职尽责

为切实发挥好基层委员工作站(室)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协商议事、广泛凝聚共识、开展公益服务四项功能职责,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工委积极建设“全场景”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全方位”有事好商量、“全链条”委员履职尽责“三全”平台,大力推行“3458”工作法,不断拓展联系的广度、深度、频度、效度;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聚焦相关领域的大事、要事、实事、难事,组织委员、政府部门、群众代表沟通交流和协商议事,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叠加政协委员工作站“协商议事厅”“委员讲堂”“界别活动站”“社情民意征集点”四位一体履职平台。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6.png

政协委员参加学习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6_1.jpg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6_2.jpg

政协委员参加公益活动

坚持“两高”发展 协商提质增效

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工委在大力推进委员工作站(室)建设的同时,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坚持示范引领与逐步推进相结合、完善机制与注重特色相结合、功能定位与需求引领相结合,本着立足质量、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扩大组织面、工作面和参与面,做到成熟一批、挂牌一批、运行一批,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进委员工作站(室)建设高标准、运行高质量;结合自身特点、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规范基础建设、工作流程和活动开展,探索建立务实管用、特色鲜明的工作制度、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在规范运行中使委员工作站各具特色、魅力和活力;结合界别、行业、地域和委员实际,深挖工作站特色、突出分类指导、创建特色品牌,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委员履职平台,努力将委员工作站建设成为新时期政协履职助力发展的“桥头堡”。

微信图片_20230915123117.jpg

政协委员开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