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满园丰收。在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利民村,村民们满脸喜悦,正忙着采收房前屋后小园种植的粘玉米,随后集中到村委会大院,由五大连池市供京矿泉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清点后装车运走,一穗穗金黄的玉米变身为一沓沓红色的钞票。
“今年春天在市政协及和平镇的帮助下,村委会和五大连池市供京矿泉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签订了粘玉米种植订单,公司提供种子和有机肥,村民负责种植,秋季以每穗0.99元的价格全部回购。我们村共种了120亩小园玉米,仅此一项就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38万元。”利民村党支部书记杜金凤说。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五大连池市委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立足本地农村房前屋后庭院面积大的现状,提出要积极推进菜园开发利用,引导农户发展菜园经济,让小菜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天地。
市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市政协将发展菜园经济作为重点课题,成立了由主席牵头,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农业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深入村屯,走访农户,对全市菜园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菜园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推进菜园经济组织化建设、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单位的积极回应。菜园经济纳入了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台账,并在全市10个乡镇梯次铺开。
为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助推菜园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市政协组织有关部门和乡村干部17人组成考察组,赴绥化市北林区、兰西县和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依安县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成员与当地干部及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并与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和种植户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开阔了思维视野,明晰了发展路径。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向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详细汇报了三县一区“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因势而动,注重一域一品;坚持龙头带动,促进规模发展;坚持政策驱动,加强引导激励;坚持市场牵动,拓展销售渠道”等经验做法,提出了“做好一个规划——总体规划;坚持两个导向——政策导向、市场导向;建强三支队伍——党组织书记队伍、农技专家队伍、经纪人队伍;畅通四个渠道——本地销售渠道、电商销售渠道、加工销售渠道、域外销售渠道”等意见建议,得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批示肯定。
市政府出台了扶持菜园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村民发展菜园经济。和平镇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发动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和品种,并联合供京矿泉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建立“企业+镇村+种植户”三级订单销售模式,产品远销到北京等大城市。建设乡建立“农超对接”渠道,与本地最大的超市——缘客隆签订了合作协议,超市定期上门收购农户种植的果蔬,架起了果蔬产销桥梁,实现了农民的“菜园子”直通市民的“菜篮子”。目前,该乡农超订单种植覆盖村民650余户、面积956亩,累计收购130多吨,产值46.2万元。
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李文杰说,“通过发展菜园经济,农村环境美了,农民口袋鼓了,全市小菜园已发展到8626户,带动户均增收4000余元。这离不开政协的关注和支持,组织调研考察,建言献策献智,极大推动了全市菜园经济发展。”
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于岩表示,市政协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农业农村发展,围绕助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尽政协之责、倾政协之能、展政协之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