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2025年6月30日第6版)
“我们必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传承历史文化。”“建议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及时培养一批既具备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掌握数字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政协召开了一场以“加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为主题的协商座谈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让肇源的历史文化瑰宝持续绽放璀璨光芒,肇源县政协积极行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贡献力量。
按照“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的工作原则,肇源县政协成立了由文史社法委牵头的专题调研组。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民意乡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金宝遗址,以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衍福寺。这些遗址是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承载着肇源县悠久的历史记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委员们在调研过程中,认真了解情况,从传承利用的亮点,到保护工作面临的瓶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为后续协商座谈会上能够精准“对症开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议科学划定古遗址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协调发展区,实现土地的复合利用;探索建立‘文化遗址银行’机制,按照保护成效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相挂钩的方式,实施‘保护收益分成’,以此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县政协委员、站人文化研究学会常任理事张鑫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针对遗址保护区规划和奖励机制提出建议。
“建议立足我县辽金文化、湿地古城等特色遗址资源,开发‘肇源遗址线上展览’小程序或网站等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还原历史场景,并搭配语音导览等功能,让人们足不出户,通过线上参与即可参观古驿站、烽火台等文化遗址场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了解肇源的历史文化。”县政协委员、县委宣传部干部王超印说。
民意乡宣传干事崔姝妍认为:“在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历史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开发与遗址相关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化与旅游、创意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推动历史文化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肇源县政协主席于秀玲表示,县政协将持续发力,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作用,组织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为文化遗址的保护传承工作增添动力、汇聚合力,让肇源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