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我国创意农业的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总体上看发展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目前,黑龙江全省各地正在大力推进黑龙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打造黑龙江地域特色农业,从而促进黑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确保上述目标的有效实施,就必须立足黑龙江实际,可以说,推动创意农业发展是黑龙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黑龙江省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1.创意农业形式各异。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不仅仅是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应从质量、品种、特色与品牌入手,将创意理念与农业资源的结合与整合。哈尔滨市北大荒现代农业生态园集生产、观光、销售、旅游、科研、开发于一体,将农业生产和新型旅游融为一体的创意农业。绥化市兰西县黄崖子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2014年建立全国最大的以虎头为图案的“玉米迷宫园”。哈尔滨闫家岗农场建设东北最大四季常绿的智能温室,建立现代农业园,发展创意农业。
2.创意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黑龙江各地市虽然不同程度的打造了一些农业园区,但是园区的规模、知名度以及园区的集聚效应并没有体现出来,我省园区规划设计的高层次人才很少,对于园区的管理的还不够规范。此外,我省的创意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出口规模还不是很大,企业规模和实力还较弱,农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水平还不是很高,销售、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由于金融、土地、水资源的限制,以及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科技传播、市场发育滞后等原因,我省创意农产品的优质优价难以充分实现。
3.创意农业品牌打造。我省一些县(市)依托资源优势,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创意为理念,通过打造品牌,将资源的特色、优势尽情发挥,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区域农业品牌。如:克山马铃薯、克东腐乳、桦南白瓜籽、依安大鹅、五常大米、富裕酒业、伊春林区的蘑菇、大兴安岭蓝莓、东宁黑木耳等等。许多产品经过广告策划设计人员的精心打扮,成为人们馈赠的绝佳礼品,已经创造了远远超过产品仅供食用的价值。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已经成为极具市场知名度的宠儿,他们的成功,同样来源于成功的创意。
二、黑龙江创意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现象
1.创新水平不高。现在,黑龙江省的创意农业类型存在较高的重复性,缺少新颖性和唯一性。创意农业的形式很多还是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再添加一些层次较低的农家服务体验。创意农业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好看、好玩的较低层次,相同的市场定位,从而造成市场的吸引力下降和同行者之间的恶性竞争。其次,因为创意农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精细加工不充分,农业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文化挖掘不深。目前,黑龙江省大多数的创意农业企业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没有把当地特色文化充分的融入到创意农业产品中,从而提炼出具有鲜明文化主题的创意农业产品。黑龙江省虽然拥有包括闯关东文化、北大荒文化、赫哲族、朝鲜族等特色民族文化等多元的地域文化,在创意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创意与文化内涵完全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意农业的品位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3.品牌意识不强。黑龙江创意农业企业管理者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对品牌的建设和市场推广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产品的市场定位模糊,缺乏市场竞争力。黑龙江的创意农业产品主要为初级农产品,对产品的包装与创意不够注重,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更高层次的需求。其次,主要采取传统的营销手段,对创意农业产品的宣传力度不足,降低了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4.宣传营销不够。基层政府对创意农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系统的发展规划,黑龙江创意农业最近三年在经济发展较成熟和具有旅游或者资源优势的城市发展较快,但在绝大多数小型县域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比较缓慢,多数基层干部只熟悉农家乐、特色农业等初级形式,却对创意农业很陌生,而且对辖区内的创意农业缺少一个清晰具体的发展规划。另外,可持续性品牌意识薄弱以及网络宣传不够,都使得创意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
三、黑龙江创意农业发展的六点建议
1.转变发展理念。结合黑龙江各地的实际情况,改变农业发展局限于单一生产的现状,进一步全面挖掘农业潜能,将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起来,创新农业形态,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理念文化是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创意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应加大文化投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将文化内涵融入创意农业中,提高创意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2.加大政策扶持。黑龙江政府部门要结合创意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历年的工作重点,研究制定政策,并落到实处。农业、旅游、园林、水利、宣传等部门在安排政策性资金和项目时,应尽量向创意农业倾斜。建议黑龙江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等部门,研究创意农业发展布局和建设用地问题,争取有所突破。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中介组织要加强对黑龙江创意农业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对黑龙江创意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3.创新发展模式。黑龙江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意农业要把创意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两者相互渗透,凭借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来带动创意农业的飞跃,是龙江人的责任。反过来说,黑龙江创意农业的优化发展也能促进黑龙江旅游业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发展黑龙江创意农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规避自身的条件和资源劣势,才能真正以优化的方式做到创意农业的技术开发,才能真正以创新的态度做到创业农产品的多样化。
4.挖掘地方文化。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对创意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周密部署,深入挖掘其潜在的资源。在不同地方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服务,避免区域内的相互模仿、恶性竞争的存在。其次,在城乡联合发展的基础上将创意农业发展纳入城乡统筹大系统下,使城乡之间资源和产品能够优势互补、市场共享。
5.做好项目策划。黑龙江创意农业发展,要以突出它的创意感、科技感的发展为重点。通过举办创意黑龙江农产品博览会,展示黑龙江创意农业的特点。积极推动黑龙江各地创意农业的相互交流,促进黑龙江创意农业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建立黑龙江创意农业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农业发展研究所,能有效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民的双重收益。
6.加大宣传营销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创意农业,营造良好的创意农业氛围。一是搭建创意农业宣传推广的主平台,加强对创意农业发展成果的推广展示,通过互联网对创意农业各方面知识进行大力普及。二是积极建设黑龙江创意农业试验示范区。选择基础条件良好、创意创新意识强、创意成效比较显著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作为创意农业发展的试验示范基地。另外,开展创意农业成果展示交易、创意人才培训、创意农业发展经验交流等,把典型示范和经验推广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