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及办理选登
关于建立哈尔滨工业博物馆的建议
日期:2019-01-11 | 浏览次数:


哈尔滨是共和国的长子。19464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昔日的工厂、南厂北迁来的工厂、前苏联援建的工厂、本地的工厂,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这些工厂昔日的辉煌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要讲好这些工厂的故事,为此建议:

1. 建立哈尔滨工业博物馆。可在老工业集中的地方,建立一个工业博物馆,可以将各工厂图片、实物等摆放在博物馆中,将其打造成工业教育基地。

2. 建立哈尔滨工业游精品路线。将已有的老工厂保留其原汁原味,设计工业游的路线,在玩冰赏雪之余,游览哈尔滨的老工业。

3. 对已经建有博物馆的企业(如哈尔滨啤酒博物馆)和百年老厂,开通旅游专线或纳入旅游项目,作为到哈一游的项目向外推介,即丰富了来哈尔滨旅游的内容,又宣传了哈尔滨的企业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