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省关于旅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被频频曝光,亚布力事件、雪乡事件等集中暴露出部分政府失信、企业失信、从业人员失信,这对全省旅游市场乃至全省的营商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近期,杭州市、南京市等12个城市被确定为中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随着我国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信用成为政府越来越重视的名片,也成为各地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建议以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我省营商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基于近期我省旅游行业集中暴露出的诚信问题,建议重点推进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加大联合惩戒制度落实力度。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我省加强重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这项工作和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并对提升我省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第二、加大对诚信行为激励,对失信行为惩戒的力度。联合奖惩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机制。目前,国家层面和省一级层面越来越重视联合奖惩,“一处失信,处处失信”的联合惩戒大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我省已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黑政规〔2017〕),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的诚信行为做好褒扬和激励,对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全面带动相关领域诚信建设。
第三、重视部门联动,做好社会协同。建议发挥“诚信龙江”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做好部门联动,同时做好社会各部门的协同。发挥我省行业协会的作用、借助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力量、利用现有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集各方特长,形成合力。与行业协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信用信息交换,信用结果互认,联合奖惩互通,提升信用水平,打造信用形象,让诚信深入人心,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处处受限。
第四、重点推进各市(地)信用信息应用平台建设。近几年,我省各部门、各市(地)信用制度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市(地)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加大步伐,但也存在个别市(地)和部门对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省哈尔滨市、大庆市等城市信用信息应用平台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大多数市(地)还没有搭建好此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根基,建议在省级层面做好各市(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做好各市(地)信用信息平台的指导,打通各市(地)信用数据区域壁垒,实现全省范围内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用。
第五、加快《黑龙江省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目前,上海市、河北省、湖北省、浙江省已相继出台“社会信用条例”。出台综合性地方信用立法,既是对国家信用改革任务的落实,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提升我省营商环境、提升我省软实力的内在需求。建议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信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第六、充分发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在推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家层面坚持“政府推动 、社会共建”原则,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省企业对信用机构的认识不足、经济需求不强烈,致使黑龙江省第三方信用机构发展的脚步缓慢。建议省里能在相关的政策方面给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更多支持,更好地推动信用黑龙江建设。同时,发挥国家级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作用,助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高起点高水平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