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及办理选登
关于以分布式能源建设为抓手,有效推进我省农村“厕所革命”
日期:2019-01-11 | 浏览次数:


从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看,厕所革命能够美化农村自然环境,培育、传递讲卫生的文明新风,是开展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并从“软环境”上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顺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省鸡西市将分布式能源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推动着农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鸡西市分布式能源建设概况

鸡西市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立在农户端,能够持续独立输出热能及带动卫浴一体,实现能源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综合系统。由于其安装简捷、功能实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农村居民安上太阳能卫浴一体化装置,解决了部分农民入厕难、洗澡难、排污难问题,提升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实现卫浴一体后,粪便可以进行集中堆沤处理,沤好的农家肥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最好肥料,实现环保了再利用,大幅提高了农民幸福指数。

二、我省农村厕所革命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传统卫浴方式根深蒂固。一些农民不习惯使用室内卫生间坐便器、不习惯在室内洗澡。有的村庄把旱厕改成水冲式厕所后,不久又恢复使用了旱厕,水冲式成了摆设,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一观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二是村集体重视不够,农户无暇顾及厕所革命。少数村干部对改厕认识不高,重视不够。部分村干部只抓经济指标,把农村改厕工作当做软任务,认为可抓可不抓,抓不好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村里工作成绩,极少数村干部甚至认为改厕是农民的个人行为,无需村里过问。还有很多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家中只留有老人和儿童,经济和精神上支持力量不够,劳动力缺少,无暇顾及农村改厕工作。

三是老旧房屋不适合安装。有的农户居住的房屋老旧、面积小,或者结构不合理;有的农户后院狭窄,没有地方挖积污池;有的农户住的是泥草房,没有安装价值。

四是农村严重存在等靠要思想。在我省很多地方,干群关系依然紧张,一些农民对政府大包大揽习以为常了,他们认为搞这些只不过是当官的应付差事,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捞政绩,他们不愿意拿一分钱、出一分力。

五是农村厕所改造管理养护机制尚未建立,制约了改厕成效的发挥。由于农村市场化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旱厕改造完成后,管护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管护工作不够完善,粪便后期处理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厕所革命的推进工作。

三、农村厕所革命对策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前期工作成效进行宣传,大力传播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经验做法,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无害化厕所使用培训,让村内党员干部教着做、带头做、示范做,并达到以“训”促“宣”的效果。厕所革命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2.加大投入力度。国家、省级及地方财政要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建议将政府部门涉农资金的一部分投入到农村改厕上,也可以通过社会捐助等形式筹集资金,可以通过启动、奖励及农户之间评比等多种形式使用经费,目的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形成一种户户自愿参与的形势,而不是违背农民意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改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得益彰。

3.深入调研,合理规划。各地农村民风民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差距,建议各地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区各村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深入调研,逐家逐户了解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立不同的改厕类型和方案。同时多汲取经验,科学实施,少走弯路,确保将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4.加强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需要政治素质高的基层干部和业务水平过硬的技术人员具体帮助、指导修建卫生厕所,对于后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去帮助解决,保障农民后顾之忧。对于贫困村更要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让他们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同时在财力和精力允许的条件下,也应该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

5.建立社会化管护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主动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比如每个县可以统一配备抽粪车,对处理后的粪便进行收集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