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王宇新委员:用好冰雪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建双鸭山市委 | 日期:2024-02-19 |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40219135754.jpg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及哈尔滨亚冬会申办成功带来新一轮冰雪经济大发展市场机遇。国家先后出台发展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相关政策和文件,“冬奥会效应”将更大程度地激发全国人民的冰雪热情,将冰雪消费推动到大众消费,从而产生巨量冰雪市场需求,为冰雪产业集聚巨大发展潜能。

我省发展冰雪经济虽然拥有资源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冰雪经济产业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短,冰雪景区体制机制问题突出,市场化程度不高、同质化竞争和季节性经营特点突出等问题;冰雪旅游起步虽然国内领先,但产品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不精准,满足高品质需求的度假产品、中高端产品、复合体验产品供给不足;我省虽是冰雪体育大省,冰雪人才输出第一省份,但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产业没有形成体系;冰雪装备方面虽有技术领先企业,但门类较少、规模不大,需要统筹谋划、系统安排、强力推进、乘势而上。

为此建议: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持续释放冰雪产业红利,变“冷资源”为“热经济”。

要充分利用好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冰雪经济体系,大力推动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增强冰雪产业竞争力,统筹协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打造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先行区、后冬奥国际化冰雪经济示范区。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要深入挖掘我省冰雪资源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

一、积极发展冰雪体育产业

1.抓住后冬奥会及哈尔滨亚冬会契机,积极发展冰雪体育赛事经济。依托滑冰、冰球、冰壶和滑雪等观赏性强的冰雪运动品牌赛事,策划冰球职业联赛,引导培育冰雪运动商业表演项目;推动冰壶运动进校园,打造冰雪赛事目的地,开展高水平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

2.支持商业化、市场化职业冰雪体育赛事活动和冰雪体育表演活动。发展体育经纪机构,鼓励职业俱乐部组织开展专业或业余冰雪运动比赛、宣传、运动员展示、交流等活动;支持重点赛事与旅游、演艺、会展相结合,实现项目向产品转化;做大做强冬泳、泼水成冰、冰雪汽车拉力赛、冰上龙舟赛、滑雪马拉松、雪地足球、雪地排球、雪地自行车、极地马拉松、冬季铁人三项赛等冰雪赛事活动。

二、深化拓展冰雪体育休闲运动

1.建设冰雪体育场馆综合体。建设集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文化、运动培训于一体的冰雪体育场馆综合体;建设各类室内、室外冰雪体育场所和群众性冰雪体育场地。

2.发展冰雪文化产业,丰富冰雪文化供给。将冰雪文化与时尚有机结合,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博览会为龙头,打造大型城市冰雪景观VR秀、冰雪趣味活动、冰雪实景演出、花车巡游、冰雪音乐会;建设冰雪艺术街区,打造冰雪演艺综合体,把哈尔滨打造成为国际冰雪时尚创意名城。

三、完善冰雪装备产业体系

1.打造冰雪装备产业体系。拓展冰雪装备产业门类和规模,大力发展雪场设施装备、冰场设施装备、冰雪运动器材、冰雪体育场馆装备、维护保养装备、竞赛装备器材、竞技竞赛服装、智能训练系统、辅助训练系统、维护保障装备等产业。

2.培育冰雪装备产业重点集群。打造哈尔滨智能高新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制造集群,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加强冰雪装备材料技术研究,开展高新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创新和设计,推进冰雪智能训练、冰雪智能辅助训练系统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重点研发滑雪场提升设备、冰雪器材装备制造、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滑雪平台;推进数字技术覆盖冰雪运动全场景、全流程,丰富线上冰雪赛事直播、冰雪运动电竞等数字内容,创新冰雪产业生态体系。

四、创新发展冰雪旅游产业

1.丰富冰雪旅游体验产品。举办冰雪动漫嘉年华、冰雪欢乐谷、冰雪雕国际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丰富越野滑雪、单板滑雪、雪鞋漫步、雪地自行车等雪上体验产品。

2.建设一批乡村冰雪旅游带动区。推动建设雪村、雪庄、雪镇,丰富冰雪旅游供给;开展滑雪橇、冰帆、打爬犁、抽陀螺、冰上漂移、雪地摩托、雪地风筝、雪地拔河、雪地足球、冰钓等民间民俗冰雪娱乐活动;鼓励发展冰雪主题乡村民宿,生产销售冰雪主题文创、非遗产品。

(作者为省政协委员、双鸭山市政协常委、双鸭山市建筑设计院正高级建筑师王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