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网记者 于海江)近年来,香港社会经历了许多严重社会动荡,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青少年中严重缺乏,造成对国家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可。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桥投资集团主席兼总裁孙恩光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表示,香港与澳门同样都曾经被迫离开过祖国的庇佑,同样都顺利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成绩斐然。
孙恩光说,在澳门,升国旗唱国歌已经俨然成为一种深入民心的仪式。 除了教育之外,有一重大元素一直被忽视,就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国家的认知。青年的思维很单纯,只要通过亲身体验,就能感受国家由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对自身未来的影响,故而产生对国家的热爱。
为此孙恩光建议,围绕港澳人的思维,在大湾区设立爱国基地,在珠海横琴设立永久性的爱国爱家大湾区活动基地。可以从爱国基地开始,潜移默化,用符合港澳的形象来介绍国家和大湾区的近况、发展规划、港澳的角色、港澳青年如何能够施展才华、创造财富、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等,并提供各类服务机构,倾听港澳人的心声,协助职业规划和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组织并鼓励在大湾区创业就业的港澳年轻人开展巡讲活动,通过切身感受,影响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深爱国情怀。
全国政协委员、安德资本主席、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说,唯有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才有最客观真实的了解。建议全港大中小学每年组织所有师生到内地考察学习,并与同龄人交流,加深对国家、国情以及同胞的了解。
魏明德说,建议多组织两岸四地的交流活动,包括游学考察团、研讨会等,增进彼此了解,倾听青少年的声音。可参考「模拟联合国」的形式,邀请港澳台侨优秀青年,参与「模拟政协」这样的活动,了解政协的工作机制,同时也给青年人机会,关心国家发展,表达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