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报告选登
报告选登

关于我省公路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管理员 |  日期:2009-06-24 浏览次数:已点击:

省政协公路建设情况视察组
(2008年11月)
 
为推进省委、省政府加快公路建设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经省委领导同意,省政协组成以主席王巨禄、常务副主席刘海生为组长,有部分省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公路建设情况视察组,于11月10日至14日对我省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视察活动。视察期间,采取现场视察与听取汇报相结合、分组视察与集中讨论相结合、座谈交流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办法,在集中听取省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两个视察组,从东、西两个方向分赴有关市地和重点工程建设现场视察,总行程3000多公里。先后听取了哈尔滨、牡丹江、大庆等11个市,集贤、泰来2个县,拉五、牡宁、牡绥等8个工程指挥部的情况介绍。对未实地视察的鹤岗市、大兴安岭地区,以及部分省直部门,采取报送书面材料的办法掌握情况。先后深入到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天恒山隧道、鹤大公路、哈同公路方正互通区、林甸县农村公路等14个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视察。视察结束后,视察组内部召开了情况交流会,在充分吸纳大家提出的看法和意见基础上,形成了加快推进我省公路建设的建议。现将视察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情况与特点
视察组成员普遍感到,公路建设滞后是制约我省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也是多年来大家都希望改变的。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公路建设的重大决策,是一个有勇气、有胆识、有智慧的正确决策,是一个关乎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全局性的重大部署,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的惠民工程。打好这场公路建设攻坚战,是黑龙江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和转折契机。
通过视察我们看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市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主要标志:一是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决战”期间规划实施的28个新建项目中,已经有25个项目编制完成工可研,基本完成初步设计,部分项目分别取得了工可、土地预审、环评批复及银行贷款承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二是相当一部分资金已经筹措到位。 今后三年多时间我省公路建设共需投资900亿元。经过积极争取,国家交通运输部已明确为我省补贴190亿元,并已落实85亿元;省财政补贴87亿元,已全部确定了来源渠道,目前已到位10亿元,正在落实4亿元;银行贷款401亿元已全部得到承诺;地方自筹222亿元,除属于农村公路地方配套资金和以市(地)、县(市)政府为主体建设项目投资外,可通过政策基本化解剩余的重点工程地方配套资金29亿元。三是年度建设目标已经提前完成。今年公路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年度建设计划。计划今年交工的3个项目如期交工,交工里程436公里。今年计划开工6个高速公路项目,其中卧里屯至黄牛场段、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齐齐哈尔至泰来段3个项目已全线开工;齐齐哈尔至嫩江段、伊春至绥化段2个项目已局部开工;牡丹江至绥芬河高速公路的局部路段正在招标,年底前可以开工。农村公路预计完成24799公里,总投资107亿元,是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预计今年全省可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最好水平。
综合本次视察情况,感到我省公路建设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思想发动充分,“决战”氛围较浓。各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采取会议宣传、政策讲解、现场参观、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搞好思想发动。认真传达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公路建设的决策意图和工作部署,明确任务目标,分析存在困难,研究解决办法。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信息、简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快公路建设的意义,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实现了由“要我修路”到“我要修路”的根本性转变。
(二)坚持“高位”启动,目标责任落实到位。全省上下坚持从“高位”启动,从上层抓起,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把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行业行为提升为党政行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组织推进体系。各市(地)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分别签订了公路建设“责任状”,将公路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交通部门全力以赴,“战时”主力军作用明显。 省交通厅和各级交通部门将“三年决战”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实地踏查,现场办公,逐个对接,协商推进。在勘察设计、手续报批、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采取打破常规、专人负责、省地联合推进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工作周期。在工程管理上,细化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确定各项工作完成时限,提前完成物资、工艺、人员等方面的开工准备工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时”主力军和突击队。
(四)各显“神通”,合力推进公路建设。视察中看到,各市(地)及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做到了积极配合,合力推进。哈尔滨、双鸭山等市(地)在完成全省公路建设任务的同时,自我加压力,主动求发展,纷纷表示要多修路、修好路。省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多次进京协调争取;林业、森工、文化、畜牧、水利等部门主动进行对接;财政、物价、地税、开行等部门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呈现出合力推进公路建设的良好工作态势。
二、收获与启示
视察期间,视察组成员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了全省公路建设的宏大场面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深刻体会到了省委、省政府在公路建设中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和大成效,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极大的鼓舞。大家深深感到,参加视察是知情参政的过程、建言献策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通过这次视察,视察组成员加深了对加快我省公路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事业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交通事业的发展,打好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将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资源性产品比重比较大的省份,打好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对于发挥黑龙江的比较优势,释放黑龙江的发展潜能,实现由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意义重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公路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打好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公路建设是创造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打好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对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省投资兴业,加快我省引资、引智步伐,加快沿边沿江开放开发,具有关键性的推助作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公路建设是构建“和谐龙江”的催化剂,打好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可以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有助于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减少重大恶性交通安全,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提供快捷通道,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意义不可低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公路建设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措施的重大举措,打好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对于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把握全省人民谋发展、搞建设的聚焦点,意义重大而深远。
通过这次视察,我们高兴地看到,省委、省政府顺应广大干部群众改变我省交通落后面貌的热切期盼,做出的加快我省公路建设的正确决策,得到全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由衷的一致拥护,已经成为各市地、各部门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实践要求;我们高兴地看到,省委提出把全部心思用在发展和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上,更好地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认同,正在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和各界群众普遍的自觉行动;我们高兴地看到,公路建设科学发展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化,贯穿于公路建设工程整个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正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我们高兴地看到,“道路靠建设者修建,建设者靠精神文化滋养”,公路建设也正在成为一项人文工程,每修一条路,都体现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道靓丽的风景,一种时尚的氛围。
通过视察,大家普遍认为,这场全省公路建设攻坚战,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的一个典型缩影。认真总结剖析这种“决战”现象,从中分析得出有益的启示,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大有裨益。
启示之一:要干有所成,就要敢于在组织领导方式上创新,有一种打破常规、超常发展的勇气。加快发展、干有所成,必须通过解放思想破解难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才能有效突破瓶颈,搭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必需的平台。我省交通部门经过对半年多实践的总结,打破常规,整合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力量,组建了项目报批、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和资金筹集四个推进组,组内打破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原有的工作关系,形成“战时”新体制,组长、副组长打破职务上的平行关系,实行“处长管处长”,有效地推进了公路建设整体进程。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启示我们,要干有所成,就要勇于创新,打破常规,超常发展。特别是在完成重大专项任务时,完全可以打破以往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在组织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进行变革。
启示之二:调动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是搞好公益性事业和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我省公路建设三年攻坚战之所以开局顺利、成效显著,与发挥好交通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几个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密不可分。视察中发现,哪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高、交通部门发挥作用好、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公路建设理解和支持的程度高,哪里的公路建设任务就落实得好。省、市各相关部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了建设顺利、快速推进。这些都启示我们,搞好公益性事业,推进重点工作落实,需要上下各方、社会各界的齐心协作和共同努力。实践昭示我们,今后要在黑龙江办成几件加快发展、取信于民的大事,也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党政领导当指挥、职能部门总牵头、社会各界大合唱的良好局面。
启示之三:发挥政治优势,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切实有效推进工作的关键。群众是公路建设的受益主体,也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在公路建设三年攻坚战中,各级政府、各个指挥部在思想发动和政策处理过程中,善于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认同配合和大力支持,才使工程建设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特别是许多地方在处理征地拆迁、备料占场、税费返还等难点工作中,实现了无一起群众上访事件,保障了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公路建设的成败与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讲究工作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公路建设之中,切切实实地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启示之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敢于适度举债,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建设资金。我省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投入近千亿资金搞公路建设,可以说开历史之先河。面对资金短缺的现状,各地不等不靠,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牡丹江市采取“六个利用”的办法、七台河市创造出“五个一块”的办法,解决资金难题。望奎县总结创造出“争、投、减、垫、省、贷、筹、捐、合”九字筹资法。这些都启示我们,对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老百姓利益问题和一些非建不可而国家又暂无资金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转变“等、靠、要”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敢于适度超前和举债搞建设,善于用未来的资金办今天的事,赢得时间,争取主动。
启示之五:要树立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思想,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先导性工程。视察中我们看到,许多市(地)、县(市)都把加快公路建设作为突破制约发展瓶颈、振兴地方经济的重大机遇来抓,取得了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理想效果。比如,哈尔滨市把加快公路建设作为打造“以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举措;齐齐哈尔市注重搞好公路建设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牡丹江市把加快公路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庆市把公路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来抓。这些思路和做法都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开阔了眼界。
三、问题与建议
自我省公路建设三年攻坚战启动以来,可以说工作成效显著,有目共睹。通过视察,我们也看到,与先进地区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省公路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个别干部群众身上,一些影响加快公路建设的模糊思想和错误认识还没有彻底清除,“等、靠、要”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一些干部和部门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强,还没有把公路建设真正当成自己的事,工作缺少紧迫感,缺少创造性,缺少灵活变通。二是难点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在建设资金筹集、项目审批程序、施工队伍组织、原料组织供应等难点问题的解决上,有的地方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找不到“路”,拿不出“招”,还在犹豫和观望,个别地方还存在坐等项目、坐等投资的现象。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压力还比较大。三是推进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个别地方口头上重视,但组织领导力度不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有的地方在细化责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加强纪律监督和完善奖惩措施等方面,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工作上的问题外,视察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和及时解决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筹集资金难度较大,落实资金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工程前期手续短期内难以齐备,明年开工项目大部分无法在当年取得国家补贴,项目贷款也无法正常发放。各市(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筹集资金困难问题,如哈尔滨市反映,省级干线项目贷款难度较大;佳木斯市反映,地方财政无力解决全部征地补偿资金缺口,通过贷款方式解决补偿费用,又受到贷款规模等问题的限制;伊春市反映,市财政无力承担公路征地、拆迁费用;齐齐哈尔市反映,明年出台新的补偿标准后,土地补偿标准由原来的16倍最高增至32倍,地方财政很难承担。二是项目审批程序与建设时限要求存在冲突。公路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前期工作需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涉及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等十多个部门,共60多个审批环节。如果按部就班地履行程序,将无法满足项目建设的基本时限要求。受国家相关部门政策规定的制约,我省伊绥、黑呼、嫩黑等公路建设项目工可研及初步设计迟迟未能批复,占林、占地等相关手续无法办理。三是农村公路建设难度较大,问题较多。哈尔滨市反映,下一步要连通的建制村多数处于边远、贫困地区,建设里程长,资金需求大,筹集能力弱。佳木斯市反映,所辖6个县(市)中,有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增长有限,已经显得后劲不足,明年之后所修公路比较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基础,困难越来越大。还有不少市(地)、县(市)反映,有的村只有十几户、几十户人家,离主干路有几十公里,修路造价高,动迁又没有政策补助,靠农民“一事一议”修建路基难度太大;农村公路路面投入不足,从使用寿命看3年后可能迎来农村修路高峰;国家补贴没有变化,但建筑材料大幅上涨,中央投资及省补资金到位缓慢;因农村公路建设技术等级低,受条件限制无法使用散装水泥,而有关部门对此情况不理解、不支持,有的甚至采取封帐户的方式,强行扣缴散装水泥专项基金;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即将购买大机械,现在路宽3.5米的农村公路及桥涵无法适应;一些县属农场、林场公路建设没有享受农村公路建设优惠政策,应纳入通乡公路建设范围;有的地方上报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小于实际数字,需要将剩下的部分纳入建设计划。
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经过视察组认真研究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营造加快推进公路建设的整体氛围。随着我省公路建设三年攻坚战的逐步展开,建设任务将会越来越艰巨,难啃的“骨头”越来越多。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认识高度,使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和“要想富、先修路”、“抓公路、促发展”、“公路修到哪里,经济就发展到哪里”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引导干部群众树立“与其在苦中熬、不如在苦中干”的思想,为三年决战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要强化“三种意识”。即要强化“机遇意识”,抓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历史机遇,突破长期以来的交通瓶颈制约;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参加“三年决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对事业负责,对子孙负责,对群众负责;强化“创新意识”,敢于承担风险,善于用打破常规的手段和方法破解建设中的难题。二是要走出“四个思想误区”。即走出“没必要修”、“没钱修”、“与我没好处”、“与我没关系”的思想误区,克服畏难情绪,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路为我修”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支持。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考虑问题从全局着眼,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用超前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确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既要把握原则,又要灵活变通,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正确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关系,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放开手脚大干快上,又要遵守客观规律。总之,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形成共识,群策群力,迎难而上,确保公路建设决战决胜。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路建设规划,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从百年大计和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完善我省公路建设规划。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三年决战”规划。遵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考虑需求、兼顾可能”的原则,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避免走回头路和搞重复建设。建议对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增加建设里数,考虑将我省县属农场、林场纳入通乡公路建设范围,争取提高国家二级公路的补贴。积极争取将鸡西市方虎公路鸡西至虎林高速路、鹤哈高速公路鹤岗至伊春段等项目,纳入规划进行报批。通过各种渠道,吁请国家交通运输部门将我省地方高速公路网项目纳入“十一五”规划,并给予补贴资金。二是要坚持公路建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公路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重要旅游景点的布局,合理规划好沿线重要城市的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好地方产品的集散地。以公路为依托,两侧启动,沿线开发,整体推进,综合利用,进一步促进各生产要素向公路沿线积聚,形成产业和企业密集群,以公路建设带动旅游业、加工业、服务业,以及机械、钢铁、水泥、木材等相关行业发展。三是要坚持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公路建设作为一个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对不可再生资源依赖性很大,对环境影响也很大。要引入生态环保筑路的新观念,以尊重生态为原则,尽量不破坏自然生态和周边环境,将我省公路融入良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去。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黑龙江的秀美山川,实现交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四是坚持新路建设与加强旧路养护和利用相结合。对公路建设中由于施工备料等原因对一些国道老路和通乡通村公路造成的严重损坏,应制定规划给予适当补偿,对破损路面及时修复。有条件的地方新线修成后,可将老线变为辅路使用,以发挥路网的整体功能,保证畅通,避免超载车辆对新路的碾压破坏。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充分考虑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能力,合理设计路面和桥涵的宽度。
(三)有针对性地解决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具体的实际问题,要引起重视,纳入日程,认真研究解决。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方式进行投融资。进一步总结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公路建设投融资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的问题。进一步创造条件,建立起公路建设投融资信用体系,吸引包括国际信贷在内的各类银行加大对我省公路建设的信贷支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建议省政府统一搭建一个贷款平台,为确有困难、配套资金压力大的市地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国内外企业、财团、社会各界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各种方式,投资公路建设。探索开发交通债券等金融产品进行融资。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公路建设。整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好通乡公路和旅游景点公路建设的招商引资工作。统筹合理利用好省级财政资金。建议省政府对属于省级有权决定减免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统一考虑有关减免事宜。适当增加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贴,避免农村因公路建设而产生的新的债务。建议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等有关资金“打捆”使用。二是要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沿线各级政府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研究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情况下采用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妥善加以解决。要正确处理好公路建设和群众利益的关系,对不顾国家建设大局的少数人要加强教育,多做过细工作。对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和拆迁户,要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不能因为征地和拆迁使他们基本生活受到影响。要完善财产评估办法,规范补偿程序和标准,及时落实补偿工作,合理照顾群众利益。三是要做好报批环节的工作。利用省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理解和批准,建立“绿色通道”及时解决项目审批各个环节上的有关问题,保证公路建设进程顺利进行。
(四)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过硬。要以对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把公路建设质量关。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科学统筹、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进行研究,借鉴运用国内外成功的管理方式,提高我们的项目管理能力,节约建设成本。确保每条交工的路都建成精品路、优质路。要明确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标准。要针对省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用技术指标,在项目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平衡好投资节约与运营安全等问题,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对我省以往公路建设中出现过的质量通病,如路基的稳定性差与冬季冻胀问题,路面的早期开裂与严重车辙等早期损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杜绝“三年决战”后交工的公路项目中发生类似的病害。
(五)加强组织领导,取得加快公路建设的主动权。要切实发挥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不推不拖,按照各自职责任务分解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领导小组要有针对性地超前谋划公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好项目实施和检查指导。通过召开汇报会、协调会和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协调解决好部门之间协同推进的工作事项。加强对各地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目标考核,完善和落实奖惩措施。把能否抓好这项工程作为考察干部、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进一步优化公路建设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起“协调反馈、沟通协调、督办检查和激励约束”的有效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对招投标、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的阳光操作机制,加强交通建设领域监察、审计工作,防止滥用权力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使公路建设真正成为廉政、德政工程,树立黑龙江干部勤政为民、干干净净干事的良好形象。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玷污我们的致富之路、发展之路、光明之路。
(六)注意研究黑龙江省情的特殊性,做好向上政策争取工作。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贫开发等机遇,用好用活用足各种政策,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支持。抓住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机遇,结合我省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和资金的力度。结合我省发展区域经济、打造“四大经济板块”的省情实际,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和支持。结合发挥我省拥有长达3000多公里的对俄边境线,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的优势,顺应俄罗斯远东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抓住中俄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机遇,早谋划、早准备。向国家争取政策,建设快捷畅通的国际经贸合作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