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评价新中国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要了解新中国是什么,就要了解旧中国什么样。七个字可以概括旧中国,即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国家是独立的,但是主权不完整,帝国列强在国土上有特殊的权利,如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海关的负责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所以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总理说“中国人终于把自己国门的钥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半封建是指封建主义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依然剥削和压迫着普通民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希望有一个新中国。目前查到最早在文学上描写新中国具体场景和面貌的是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写到了未来,并且他率先使用了一个影响今天的概念,叫“中华民族”,他在畅想新中国的时候,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对未来新中国描绘的更具体的是1910年陆士谔发表的幻想小说《新中国》。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描述主人公喝醉了酒,梦游未来看到在新中国已经收回了所有的租界,工人们过上了小康日子,有钱人把自己的金银细软搬到黄浦江上的船上,运到欧洲去做生意,相当于今天的对外投资。在梦中,他还看到了黄浦江大桥,他沿着大铁桥到了浦东,到处都在辟地造屋,类似于后来的浦东开发。这些在新中国都已实现的场景,确确实实被仁人志士们梦想过,甚至描绘过。那么谁领导人民创建了新中国,当然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第一个尝试是1931年以瑞金为中心创造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后在理论上又不断地去完善新中国的模样。毛泽东同志1940年写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写的《论联合政府》,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讲话,以及1949年6月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都属于对新中国的蓝图进行描绘。
新中国的成立是一届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商议和通过的结果。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当时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参加政协会议的委员中,历史资格最老的是萨镇冰,当时已经90多岁了,他参加过甲午海战,担任过晚清的海军大臣、民国时期的海军总司令。委员中还包括参加辛亥革命前领导保路运动的同志、参加辛亥革命的同志、参加五四运动的同志,以及参加大革命抗战的同志。近代以来各色人等携带着他们的政治理想,参加到筹备新中国的队伍当中,这是一场历史的约会。新中国是这样创建起来的。第一届政协委员在一起讨论建国大计各个方面的纲领政策,相互之间就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但是在一个问题上毫无争议和异议,就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