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读书

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
来源: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22-10-19

省政协委员,饶河东北黑蜂管理局副局长 于 浩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出版以来,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激扬人民奋斗实践、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第四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第四卷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要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把学习第四卷与前三卷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职岗位实际,撸起袖子加油干,砥砺奋进不后退,满怀信心向未来。

一、带头建设新龙江,必须彻底融入龙江,做到真心投入、倾心付出

有融入才有投入,有投入才有付出。只有真心投入的人才能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龙江倾心付出。因此,党员干部带头建设新龙江,前提是要真正融入黑龙江。一代代龙江人在艰苦创业中锤炼出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党员干部要把这些精神融会贯通于工作生活中、带头建设新龙江的生动实践中,争当特质鲜明、素质作风过硬、可堪时代重任的新时代党员干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心全意为龙江人民服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以“四个体系”为载体,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各项工作,使各方面工作协同发力,让龙江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带头建设新龙江,必须持续学习提高,做到开发“长项”、弥补“短项”

学习具有开发“长项”、弥补“短项”之功效。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学习精神,以学习强身、以能者为师、以勤奋补拙,持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新本领,带头建设新龙江才有足够的“底气”。应当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内修外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当前,首要的是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为行,转化成果。熟悉掌握与本职岗位密切相关的基本常识、基本制度和基本套路,摸清门道,努力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和本职工作、攻坚行动等融在一起思考、捆在一起加强,使学习与实践同频共振。结合龙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位置,聚焦问题短板,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更多项目、更多企业进入黑龙江,全力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三、带头建设新龙江,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龙江建设,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带头建设新龙江,必须带头坚持求真务实,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对“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首先,要带头勤奋工作,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满感情地对待岗位,充满激情地投身工作,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鼓苦干实干之劲,大干一线攻坚之事,不驰于空想,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善于作为。其次,要带头奋发进取,瞄准高标准、确立新标准,面对成绩不盲目自满、面对落后不心安理得、面对问题不麻木不仁、面对差距不怨天尤人、面对机遇不安于现状,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再次,要带头践行公仆精神,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利益,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尺度,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有益的事都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一切思想和行为都体现民情、切合民意、谋求民利,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当好人民公仆。

四、带头建设新龙江,必须从严管住自己,做到坚守底线、一身正气

高尚的道德品质、廉洁的生活作风、良好的自身形象,是带头建设新龙江的必备资格。具备了这个资格,才能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龙江造福。首先,言行莫乱纪。对“八项规定”等法规纪律心存敬畏、不存侥幸,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时时守规矩、处处守规矩、事事守规矩,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领导面前和群众面前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其次,权力莫乱用。心正办事顺。要谨防私心作怪,守住脚下阵地,坚持公事用好权、私事不用权、对群众不弄权、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特别是在处理热点敏感问题上,一定要按原则、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努力做到既没有不良行为、又没有不良反应,真正经得起组织考察、经得起群众评说、经得起历史检验。再次,朋友莫乱交。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慎重对待社会交往,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不以利相交,不以势相交,不以权相交,与热爱学习之人为伍同行,与真抓实干之人为伍同行,与清正廉洁之人为伍同行,与党性坚强之人为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