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政协 > 学思选编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选编(九)
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乔 钢
省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蓝图,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具有继往开来的划时代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为下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专章部署、统筹安排后,本次全会进一步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出了明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指出,要“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我们要培育能够“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的青年学子,就要有效利用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基础性学科和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使教育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创新科技,科技强盛国家”的链式反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将愈发激烈。我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和贯通起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落实,服务科教兴国、培养战略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周 伟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52次提到“改革”,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措施。《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就明确了我们审计机关的中心任务。作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审计干部,我们就是要在本职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为龙江振兴和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必须自觉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决定》把党的领导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首位,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因此,我们要坚持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在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审计工作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切实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审计工作重大机制,巩固和拓展审计体制改革成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策部署,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持续推进审计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确保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

二是要在坚定不移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力。《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此,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关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是否健全;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是否得到完善,是否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问题,是否从体制机制上得到解决,坚定不移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力。

三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永葆为民审计的政治情怀。《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贯彻到审计项目确定、方案制定、现场实施、成果反映等各个环节,围绕就业、扶贫、教育、住房、医疗、社保、卫生、“三农”等民生大事、难事、急事,进一步拓展民生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严肃揭示侵害群众利益、影响资金安全和效益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反映相关政策落实中的制度缺陷、机制障碍和管理漏洞,促进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促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条例》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审计专司经济监督,没有利益羁绊,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各类审计项目中,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部署要求,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充分认识到揭示问题始终是审计赖以生存的根本,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机关一以贯之的要求。审计是要“长牙”的,如果总是“不痛不痒”,就是对审计权威的透支,更是对审计资源的浪费。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有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理念。发扬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坚持原则、一查到底,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让敢审敢严、真审真严成为审计干部的习惯自觉。要坚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审计工作质效。要增强廉洁从审意识,要从反面典型腐败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使命初心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用党章和党员标准严格自律。要严于修身,善于自省,守得住口,管得住手,慎独慎微,抵得住诱惑。只有心存敬畏、克制贪欲,才能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走好审计职业生涯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