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
厕所问题是涉及百姓生活的民生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推进“厕所革命”已逐步被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近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我省“厕所革命”工作,强调要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来抓,下大力气提升建设管理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面积辽阔,农民人口众多,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我省“厕所革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省农村厕所基本现状和推进“厕所革命”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各地农村厕所多设在室外,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冬天又冷又冻,如厕不便。尤其是脏乱环境很容易引发传染性疾病,严重背离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村“厕所革命”势在必行。但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改厕缺少相关的项目设计和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农村室内厕所改造总量小且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粪污处理市场化效应;乡村抽粪车数量不多,村级沤粪池数量较少,粪污还田比重低;部分农村老旧房面积偏小,格局不合理,进行室内改厕施工难度大;一些农民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认为室内水冲式厕所是城里人、楼房里的事,对室内改造认可度不高等等,给农村改厕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几点建议
1、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全省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做到党政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从上到下建立农村改厕一条线领导管理体系。发改、财政、住建、农业、环保、国土、文明等部门,以及各地市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改厕工作顺利推进。
2、坚持规划先行。抓紧制定全省农村改厕工作规划,特别是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实施,进一步明确改厕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确保改厕工作按照计划实施。各地市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改厕规划设计,根据乡村和农户经济、住房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不同改厕标准;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制定改造计划,分期推进,分批落实,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对老旧住宅无法满足改造要求的,建议对上争取资金,最后兜底改造,利用节能保温材料,在主房旁边建设能够满足东北地区冬季保暖要求的独立的微小卫生间。同时,为保证“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建议将室内水冲厕所建设列为农村建房审批、危房改造补贴申请的前置要件,确保今后新建、改造房屋厕所均达到要求标准;在建设农村幸福大院时,把室内卫生厕所列为建设内容,避免二次改造投入。
3、落实技术支撑。建议组建全省改厕专家指导组,发挥省属院校智力优势,在厕所设计、建设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指导,确保既符合城乡实际,又保证切实可行,真正实现建得好、用得住。如室内卫生间面积、室外积污池深度、防渗设施建设;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统一的管道设施,用专用吸污车抽取,污物集中处理,农户修室外沉井,干湿分离防渗漏井,防止环境污染;对污水管网暂时没有覆盖到的地区优先选择使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达到生活污水与粪便一同处理,一步到位;粪便转化农家肥还田的技术措施等等。
4、多方筹措资金。建议采取向国家争取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补助引导、乡村集体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保证改厕资金需求。如佳木斯市利用农发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在借鉴鸡西市“分布式能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房顶太阳能+室内卫浴间+地下设施”的改厕模式,系统解决农民入厕、洗浴和厨房用热水难题。
5、完善后续保障。建设初期由基层政府通过对上争取、本级投入方式,同步建设蓄粪池、处理场,购置抽污车,并由乡镇和村负责运营管理,所需费用通过对上争取专项资金方式解决,不足部分由县乡财政和村集体共同承担;大规模实施后,建议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PPP模式,组建或引进专业公司负责农村改厕的建设、管理、养护工作。采取运营应适当收取费用,粪污(包括牲畜粪污)资源化利用,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提供特许经营权等方式保证。
6、引导观念转变。好事办好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电视宣传、典型示范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使用室内水冲厕所的好处,以及对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减少疾病传播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开展室内水冲厕所改造工作。如在每个项目村首先建立改厕示范户,让村民现场参观,亲身体验。通过改厕示范村和示范户的引导,提高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和生活理念,增强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