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关于我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22 | 浏览次数:已点击:


 

省政协委员、鸡西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取得长足进展。较好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这种现象值得关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电商平台顶层设计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影响企业参与电商平台建设的热情;二是多数企业、个体户、合作社等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深入研发电商平台“掣肘力”较大,且电商平台建设投资大见效慢,难以承重;三是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发展缺少必要的专业人才支撑,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四是物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仍然困难重重,限制了农村电商发展。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电商创业体系。以原材料产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引进电商体系的科技研发实力和技术服务团队,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吸纳供销合作社、农业经纪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青年创业者等入驻创业,营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氛围,建立完善的电商创业体系,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提升电商参与热情。一是提高决策者认识,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予以强力推进,同时制定扶持资金投入、减免税费、委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二是提高受益者认识,通过开展电商讲座、开辟网页平台等宣传形式,让广大涉农企业、家庭农产、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更好地认识电商经济带来的巨大效益,创建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氛围,激发抢搭电子商务快车的热情。

三是加快电商人才培育。一是电子商务平台顶层设计与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应单单依托政府、网络公司进行,还应邀请高校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增加电商平台顶层设计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同时,提高高校专家教授对政策理解深度和教学实践方向的把握,加强人才培育的针对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校政企联合体,在我省高校开设电商专业,建立电商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政府鼓励支持、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电商服务人才。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的“引”“留”机制体制,引进电子商务发展前沿的高端人才并留得住,同时,提高本土培养的精尖人才待遇,千方百计使其留下来,促进农村电商经济发展。

四是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一是积极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加盟国内大型物流快递公司,推动物流快递业正规化建设。引进具有独立封闭冷链体系的企业,提供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等完整服务,减少农产品损耗,提高销售终端农产品质量。二是推进电商综合园区建设,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聚物流、仓储、网络技术服务、金融等与农村电子商务配套产业进行发展,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一条龙发展模式。三是整合新型农村流通网络,整合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合作社、邮政网点等渠道资源,统一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发挥距离优势,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进城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