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关于创新融合共享模式加快农村物流发展的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22 | 浏览次数:已点击:


 

省政协委员、民革牡市委副主委、牡丹江市交通局副局长  徐海鸥

 

2015年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新途径,特别是交通邮政融合发展新模式得到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对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邮合作符合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全省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截至目前已经延伸全省60%县乡村,近30%农民受益,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初具规模。然而,农村物流主体缺乏,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部门协同推进还需进一步加强,仍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可复制、多样化、差异化要求,为进一步促进交通邮政深度融合,推动农村物流持续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制定发展规划

依据《全省“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科学编制《黑龙江省惠农物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推动城乡物流无缝衔接,助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研究编制我省农村物流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全省农村物流融合发展试点方案和各县(市)区农村物流融合发展规划、具体行动计划、项目。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加快农村商品双向流通,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及工业品下乡“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扩大交邮合作模式。继续推广交通运输公司与邮政、快递公司合作模式,有效利用交通、邮政运输网络、站点资源。探索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发改、财政、商务、农业、供销、交通、邮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产业间、县区间协同联动,依托各部门和行业基础条件和优势,加强资源整合与合作开发,推动多业融合。培育区域型农村物流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来我省投资,促进资源整合。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完善农村物流站场设施,加快市级区域性多功能综合物流园区枢纽、县物流中心、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村物流服务点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提高农村物流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完善责任落实,将交邮合作及农村物流建设发展情况列入各地市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目标考核,将各县()区农村物流建设进展情况纳入各市电商指标通报。

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农村物流发展

省直各涉农部门、机构、单位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县(市、区)政府要整合发改、扶贫、工信、水利、交通、农业、供销、邮政、商务等部门积极争取来的中央、省、市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对农村物流站点设施建设、装备改造、信息系统建设等具有较强公益性的项目予以引导扶持,推进各方扶持政策融合,提升政策叠加效益;适时出台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快递下乡进村、农产品创品牌等鼓励扶持政策,落实对符合条件的惠农物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和加强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健全联动机制,切实发挥县级人民政府在推进农村物流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县(市、区)政府统一领导,交通、农业、供销、商务、邮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协调重大问题;各级交通、农业、供销、商务、邮政等部门要加强农村物流的工作对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各部门协同的市场监管机制和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上下不联动、跨界设壁垒、共享发展开花不结果的问题。加强农村物流市场运行监测,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着力解决线上线下大路货、地理标识农产品刻画不到位识别空缺,产销价格差异大、物流量进出不平衡的问题;及时了解农产品物流动态,建立健全预测和预警机制,依法依规,及时解决产、加、销、运得供求两侧引发的交易争端。

三、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深化交邮合作

一是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推进行业融合。将运输企业、站场企业、邮政快递、通村客运、商贸企业、供销系统等站点网络、运输网络、信息网络整合到农村物流发展中,实现节点共建共享、网络互联互通,降低物流各项成本。二是以协同发展为支撑,整合运输网络,提升现代物流配送能力。加强与上游企业、邮政、商超和客运的运输资源共享,形成以商品配送为依托、以货运班线为主干、以客运班线为补充、以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为纽带,覆盖市、县、乡、村的“快、干、支、末”四级农村物流运输网络。三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提升服务网络水平。将力量和资源集中在村服务站功能的完善提高上。以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依托,促进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公司为主体,将县()区已建成的物流中心整合为农村物流集散和信息中心,对乡村信息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社、超市、邮政“三农”服务站、村邮站、快递网点、电商网店等物流节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改造,进一步探索“一点多能、一网共用、深入融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四是以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培育龙头骨干和中小微企业包容性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物流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延伸农村经营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物流企业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引导大中型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将自营物流逐步融合到社会化物流系统,采用参股、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中小商贸流通、物流企业采用联盟、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支持农村物流骨干企业以品牌为纽带,采用特许加盟等多种方式,整合小微农村物流经营业户,改善农村物流市场主体过散、过弱的局面。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