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中彰显巾帼力量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22 | 浏览次数:已点击:

 

省政协委员、省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白锦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脱贫攻坚”、“精准脱贫”成为了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包括“精准脱贫”在内的六大攻坚战。各级妇联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按照省妇联2017年制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的通知》,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关爱扶贫上下功夫,动真招、办实事、送真情,动员各界妇女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为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贡献巾帼力量。

(一)提高学习认识,励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有些贫困妇女扶不起,穷依旧,不是贫困妇女不能致富,而是缺乏一种勇气---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一种精神---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一种理念---人穷志不穷的理念。帮助妇女脱贫,不仅关系妇女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系家庭的和谐幸福、关系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进程。妇联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帮助贫困妇女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激发贫困妇女的脱贫主动性,改变个别贫困妇女多年来养成的依赖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 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妇女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除了“因病致贫”“因学返贫”等制约农村群众脱贫的问题之外,又有一个新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就是“因婚致贫”,动辄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天价彩礼”,让不少农村群众叫苦不迭。针对我省农村青年结婚中的陋习,各级妇联要注重转变基层妇女群众思想观念,进一步引导农村家庭移风易俗,在贫困地区创新开展寻找“龙江最美家庭”活动,通过“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巡讲活动、全媒体宣传等方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传播孝老爱亲、夫妻和睦、科学教子等理念,引导贫困地区群众自觉承担老人赡养、子女抚育、夫妻互助等家庭责任;大力倡导进步婚恋观念,在农村年轻女性中形成崇尚爱情、珍爱亲情、简办婚事、自力更生等婚恋风尚,摒弃索要大额婚嫁彩礼、大操大办婚事等陋习,铲除因婚致贫土壤。从而实现贫困妇女思想观念大转变、行为习惯大改善、文明程度大提升,为扶贫攻坚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技能培训,能力脱贫。一是实施“百万农家女上网计划”,对农村贫困妇女进行学网、用网的普及教育,将互联网常识、农产品网络营销入门、互联网商务实战技巧和“农村淘宝”创业实践等课程制作成网上视频教程,为农村妇女学网、用网提供指导。二是通过举办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班、女经纪人培训班、龙江巧女培训班、贫困县妇联骨干培训班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中主动提升素质。三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农村电商等适合贫困妇女特点的培训项目,增强妇女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强化示范引领,互助脱贫。要依托已有的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手工编织基地、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中的女负责人、女能人、女带头人,发挥她们的致富、帮富、带富作用, 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编织、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优势产业, 示范引领更多妇女脱贫致富。鼓励女企业家、女能人与贫困妇女帮扶结对, 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合作社, 采用“合作社+贫困户”、“市场+贫困户”、“协会+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 确保“精准扶贫”落到点上, 扎到根里。

(四)实施春蕾计划,教育脱贫。沐浴着2017年省委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的春风,省妇联在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中开展了“春蕾助学?金秋圆梦”三年行动,仅用3个月时间募集助学资金1170余万元,惠及贫困女生1.6万余人,超额完成当年募集500万元助学金的目标。各级妇联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继续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精准帮助春蕾女童完成学业,成就她们的梦想。

(五)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脱贫。继续深化“巾帼脱贫行动”,积极扶持发展市场需求有空间、妇女从业有优势的绿色食品、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项目,增强“龙嫂绿厨”“龙江巧女”“龙妹家政”“龙女电商”特色品牌的辐射带动力,帮助贫困妇女稳定、持久增收,从根本上减低妇女对物质利益依赖的诱因,弱化彩礼对女性婚姻的保障功能、对女方家庭的补偿补贴作用。完善产业扶贫带动机制,实施“四个一百巾帼脱贫项目”(即,扶持1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100个巾帼扶贫基地、牵手100名贫困县小微企业女性初创者、培树100个妇女励志脱贫典型)。一是支持贫困妇女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黑龙江省农产品女经纪人协会”和各类巾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教育培训、科技指导、市场对接、展览展示等活动,带动农村贫困妇女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作“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的典范,提高巾帼绿色名优农副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继续推进龙妹家政协会与28个贫困县开展“对接服务精准扶贫——走进贫困县行动”,免费培训贫困县妇女,培训合格后免费推荐工作,让每一个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贫困妇女早日上岗就业。三是指导各地利用地产资源优势发展手工编织制作产业,带领缺乏技能又不愿外出务工的贫困妇女从事车座垫编结、手工刺绣、绢花制作、串珠等适宜家庭的项目,让贫困妇女不出家门、不耽误照顾老人小孩就能有收益,建设一批“无围墙工厂”。四是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和“村淘”计划的实施,广泛宣传普及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知识,组织妇女致富带头人、女农民参加“互联网+”培训,提高妇女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应用网络进行农产品营销的能力,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参与“村淘合伙人”竞选。积极培养电商脱贫典型,创新电商扶贫方式。

(六)加大“两癌”筛查, 健康脱贫。各级妇联组织要面向贫困妇女大力宣传“两癌”免费检查政策, 开展“关爱女性保障计划”宣传活动, 提高妇女政策知晓率和群众参与面。协调相关部门, 加大对适龄贫困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力度, 做到应检尽检、早诊早治。积极对上争取,动员社会力量, 重点救助“两癌”患病贫困妇女, 做到精准帮扶、应救尽救, 缓解贫困妇女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积极探索提高妇女抵御“两癌”风险的有效方式,将关爱贫困妇女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