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关于搭建中小学健康教育平台促进我省健康事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22 | 浏览次数:已点击:

 

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而中小学教育是推进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的主要阵地,是形成科学健康思维继而主动学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主要年龄阶段。因此,健康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使其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进而减少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疾病风险。

一、我省推进健康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省健康教育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和人民群众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期盼解决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增多,有的中学、职业教育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但还不够普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因此需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指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和干预机制,从源头上干预,及时识别高危群体,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在学习、生活上的压力。

.体质健康教育不足。调查表明我省青年学生,患肥胖和近视数量增多。尽管中小学设置体育课、体育设施也不断完善,但是我省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低,各学校运动会记录多年未破,当年创记录人员有的已到面临退休的年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亟待提高、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健全,体育锻炼习惯需要引导。

.职业健康教育不足。目前职业病高发,而做好青年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青年的职业病发病率。很多中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多种职业,因此,如能够在中小学阶段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可以使其树立职业健康理念,增强职业健康意识,有助于职业病的预防。

4.安全教育尚需加强。伤害与慢性病、传染病被列为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中小学生的自杀、意外坠落、中毒、溺水、火灾、烧伤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中小学课堂教育中加强全面的安全教育也尚需努力。

5.营养健康教育不足。目前慢性病发病居高不下,如糖尿病等成为了危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做好中小学营养膳食健康教育可以使其从小树立正确的营养膳食健康理念,降低肥胖发病率,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助于慢性病的预防。

二、推进我省健康教育发展的建议

高度重视健康教育的发展,增大教育资源投入,在各级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逐步实现我省健康教育更好的发展。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加大体育教师配备,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的体育考核机制和标准,降低社会场馆对于中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的收费价格,举办各种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拓宽体育参与人数,做到练有其所,学有师教,培养其体育运动爱好,树立终生锻炼的习惯,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理念,在健康促进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整合教育资源,加大人才配置。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发挥高校的优势,加大中小学健康教育类教师的配置比例及提高其教学水平。通过教育平台的培训及时更新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健康、营养健康、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等方面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使中小学生学到更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3.完善制度,建立健康教育实施的长效机制。由于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影响深远,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的水平及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年终对健康教育好的学校进行表扬、奖励和惩罚,以促进健康教育实实在在地开展。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