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重视并加强价值观和品德教育的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22 | 浏览次数:已点击:


 

省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永富容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罗颂宜

 

价值观和品德培育是当今和未来教育的重点,两者是驾驭科技以及用科技改造世界的要素和根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教育,社会的变革将失去重心。而价值观和道德培育必须通过自身、家庭、学校和政府的紧密协作,才能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1、从家庭开始道德教育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单元,而家庭教育是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自五四运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批判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理念已大部分遭摒弃,人们将很容易在现今科技世界的迅速发展中迷失方向,忘了做人的基准。因此,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在现在和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缺乏价值观和道德培育的严重后果,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建立和通过“身教”巩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培育,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礼、义、忠、信等传承下去。

2、学生、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建议学校通过与家庭成员的紧密沟通和共同参与,在不同层面相互推动品格教育,以提升我省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水平。

香港特区部分国际学校包括蒙特梭利国际学校、香港国际学校、香港加拿大国际学校等均大力提倡,优质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更需家庭的积极参与和全面配合,让我们下一代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得以通过身边不同的人和事,学习和感受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这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紧密沟通,包括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每天分享学生在班里的学习内容、任务和趣事,每月发布学校的最新消息,包括课外活动、创新项目的尝试和征求家长意见建议等。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教育,均可通过这些沟通平台收集意见,凝聚资源,同时亦可作为有效的宣传手段,让家长可在家里同步进行德育教育。

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建议设立“价值观和品德教育委员会”。可举办不同形式的价值观和品德教育宣传活动,用名人效应和互联网,包括社交网站的力量以唤起社会对德育的认同和重视。可探索与本地或跨国教育学校或机构合作举办交流活动,培育和巩固核心价值观和品德修养。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等紧密合作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提倡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考虑在黑龙江省教育课程灵活引入价值和品格教育板块,包括适量的融入儒家学说等,以续步提升我省学生的品德教育水平。

香港特区的部分国际学校从幼儿园开始至小学六年级均有一个环节叫“展示和讲述”(“show and tell”)。这个“分享时段”每周一次,每次轮流由班里一个学生以轻松互动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校外的人和事。建议学校老师可考虑推出类似的“分享时段”,并拟定每个学期或学年在这一板块加入的德育内容。

我省学校也可考虑与海外学校合作,举办以价值观和德育为主题的创意活动,例如联校网络游戏比赛、夏令营,或者让不同国家城市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虚拟教室(Virtual Classroom)共同制作一系列取材日常生活的有趣的“微视频”,供社交媒体发放,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思想,并在体验中提升他们的适应力、文化交流和语言沟通技巧等。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