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关于挖掘黑龙江省旅居颐养产业发展潜能的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8-01-22 | 浏览次数:已点击:


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将于2020年突破2.43亿,而我国养老产业才刚刚起步,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品质颐养需求和现有养老服务产业供给状况产生矛盾。近年,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度提升,据《“健康中国 2020”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人口平均寿命将达到77岁,60岁至74岁将被划定为活力老人,“有力”老人将不再受身体局限而选择多样养老方式。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至80万亿元,排名世界第二,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有钱”老人成为新的消费主力群体之一。2016年全国旅游人数44.4亿人次,2成为老年人。随着养老观念的更新,老年人逐渐摆脱儿女及第三代的束缚, “有闲”老人的比例将持续增加。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和高中教育程度人口明显上升,“有能”老人对现代化通讯设备、交通工具、互联网络的使用率较高,对养老新观念、新方式更乐于接受。“四有”老人群体的涌现将使旅居颐养产业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之一。

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现代化程度等都将在全国旅居颐养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老有颐养。养生、健康是老年群体最为核心的关注点。旅居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提升衣食住行的品质,达到养生的功效。衣,亚麻作为纯天然纤维,因其吸汗、透气性好、对人体无害而越来越受老年群体的喜爱。我省作为亚麻的主要供产地,加之多文化融合对服装的高审美可以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品质和精美设计的服饰。食,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盛产的大豆、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能促进老年人身体循环,改善身体内环境平衡。省内水源丰富,尤其是五大连池低温冷矿泉更因养生保健功效全国闻名。餐饮行业也将消费目标群体瞄准老年人,推出养生菜系或创办养生主题餐厅,均可充分满足老年人对食养健康的要求。住,我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承载空间大。省内森林覆盖率46.14%,林区负氧离子丰富,夏季清凉,冬季有暖气,常年的低温对老年人代谢及一些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于女性老年人也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省内现有养老床位21.5万,部分酒店也逐渐向适老居住转型。行,我省铁路、航空交通事业发达,可满足省外、国外老年人来此。地市间拥有公交线路、地铁、应召车、出租车、旅游大巴多元交通网络,此外桦皮船、狗拉雪橇等特色交通可供老人游玩使用。

二、老有医养。我省拥有充足的医疗、医学教育、医疗护理资源,卫生机构近万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均列于全国百强。中医药事业近年取得较快发展,省中医药科学院被世界针灸联合会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传承基地。全省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90%内设了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90%与养老机构签约。一些医疗、养老机构探索了“联体服务”、“以医带养”、“医养专区”等模式。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为综合性养老机构开展集中式旅居颐养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实现规模效益。

三、老有学为。学,省内老年大学百余家,线上教育平台千家,摄影、书法、绘画等多种专业让老人在游览风景时记录下美好的回忆。此外,省内还定期举办免费话剧、舞蹈、诗歌朗诵会等文化交流活动,让来此旅居的老人因为兴趣相投而结识更多的同辈群体。为,活力老人的文化程度逐年提升,身怀特长、热情不减的旅居老人既可二次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也可以补充我省老年颐养人才队伍的不足。

四、老有乐游。我省四季分明,春暖登山赏杜鹃,夏凉避暑游船河,秋美如画色尽染,冬独特雪地冰天。省内的生态温泉对老年人的心血管均具有保养功效,冬季温泉的一冷一热独居特色。我省人文历史悠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于一身,融合中外文化精要于多城。夏季生态游、冬季冰雪游、文化遗产、宗教庙宇、特色民俗、绿色特产、对俄边境游等均是我省独有的旅居颐养服务的卖点及优势。

我省旅居颐养产业大发展是必然趋势,故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定旅居颐养的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老龄客源是旅居颐养产业的生存动力,保留住老年客源除了省内优质的资源,更多的是颐养机构的软性服务,是龙江颐养品牌的公信力。但省内旅居颐养产业刚放开市场,监管规范不到位, 易造成客源流失。因此,政府需尽快制定标准,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边放开市场,边规范市场,力争引流的客源能再来,再来的客源能带来新的客源。

二、打造特色旅居路线,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旅居颐养,重旅游更重颐养。我省独特的冰雪景观、东欧风情的建筑文化、东北二人转等非物质文化、丰富的餐饮文化、兵团知青文化等融合在旅游景点及路线中,并结合当地的中医、药膳、温泉等理疗项目,为旅居老人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档案,打造专属的旅游项目。旅居淡季时,可面向省内活力老人开发省内短期颐养游,以弥补淡季老龄客源的不足。

三、搭建网络颐养地图,共营大数据产业。在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和普及的今天,老年人的“触网”率也持续攀升,无论是计算机还是智能手机的应用极为广泛。互联网平台可将老年各类服务、老年医疗、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用品、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老年房地产及相关带动行业的产业链上的用户、企业、产品、市场集中,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合作、数据通讯。省内的优质资源需要依靠网络平台推介出去。现阶段省内出现了一些养老类联盟平台,对于引流客源起到至关作用。但仍存在颐养产业链条上的各行各业发展不均衡,大大小小的企业、机构资源未优化整合的问题,如优质的颐养机构一床难求,其他机构却存在常年的闲散床位。原因一是网络平台吸引力不足。现阶段网络平台多采用碎片化二维展示,旅居信息涵盖不全,限制旅居老人选择的空间。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使打造我省网络颐养地图成为可能。届时,老年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登录网络或下载APP直观感受龙江的山形地貌,颐养机构的设施条件,如亲临其境感受每一条旅居线路,这种二维、三维技术的呈现方式将对旅居老人更具有吸引力。网络养老地图既能完成线上的推介、个性化旅居线路的设计、及时签单,也能有效优化线下相关产业,避免资源的浪费。二是缺少专业运营团队。平台搭建好,还要建立政府+社会组织的运营团队,实现颐养产业链上的资源高度优化配置。例如用专业探索PPP模式的运营团队,引社会资本进入颐养产业,将闲置机构转型,打造花园式、酒店式等特色颐养机构,实现旅居一地入住,全省入住无忧的连锁模式。

四、培养专业人才,留住颐养精英。宏观,社会要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大氛围,让更多的专业人才了解颐养产业的发展前景,愿意投身于我省的颐养产业发展中来。微观,我省2016年成立了养老人才培养学会,省内现有15所大专和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高等学府近40家,涉及管理、金融、建筑设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社会工作、旅游等多颐养产业专业领域,预计2020年,将形成每年1.3万人的养老服务业人才学历教育能力。省内培养专业人才数量可观,但近十几年,我省的人口流出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保障激励政策,以政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异地精英。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