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香港永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春玲
很高兴参加这个座谈会。最近一个时期,优化发展环境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实际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我不说了。我尽我的理解和所能提两点建议,供参考。不对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发展环境如何改善?总书记已经给出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法治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李克强总理也说过,改善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我的理解和体会是总书记说到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总理说到了改善环境的要害。
一、先说法治。产权保护问题是发展环境改善的首要问题。两个方面,一是要平等保护各类产权主体,让民营企业放心放手去经营发展。特别是和政府的契约,要算数。有些显失公正的也要通过协商,依照一定程序修改完善,不能简单的搞谁权力大谁说了算,谁有话语权谁说了算,谁有改变规则的权力谁说了算。那样肯定让人寒心;二是保护产权的成本和促进产权流动的成本要低一些。感到现实中产权重组流动中的环节费用太高,比如在土地房产转让中适当降低费用,就有利于产权重组流动,盘活社会存量资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二、说说简政放权这个减法问题。感到要切实提高促进发展政策传递落实的效用。现在中央、国务院,省市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政府的功能现在是越来越清晰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简政放权、亲清关系、服务型政府这些词耳熟能详。可我们企业层面感觉就是政府的自身改革热热闹闹,可这些改革传递到企业和百姓层面的效应明显不够,不解渴。省市领导重视和急于创新创造的热情似火与一些具体部门的实际运行是冰火两重天。“暖水瓶现象”,里边热乎,部门之间忙得很,可外面感受不到。所以,我们希望从企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实际入手去改革政府流程。并且把这些政策及时传递出来,平等的惠及所有企业,使政策透明、管用、见效。
三、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讲究点策略。多用民间渠道,发挥社会组织力量,慎用政府承诺。南方企业圈对东北环境有个基本共识,认为投资不过山海关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公权力过大、行政化的经济干预、强势型政府领导造成的。有的甚至认为,政府承诺越多、越优惠,就越不踏实,一旦换了领导,后果就越严重。这个要改变。要多以商招商,以社会组织去推介,减少政府直接出手的负面影响。香港具有优质的营商环境,但特区政府很少或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具体企业的商务谈判。更多的是搭建商务文化交流平台,让企业主体自主接触自由谈判。政府的重点是建立和维护完善的法规体系,健全公正的司法裁判系统,高效低成本的权力保护机制。这为产权保护、吸引人才、劳动者权利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造就繁荣。
以上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领导参考。请领导放心,我们在外的龙江人,都具有强烈的家乡情怀,对龙江充满了感情,有时可能内部发发牢骚,但对龙江特有问题是非常理解的,对支持龙江发展,维护龙江形象也是毫不含糊的。这块黑土地为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魅力独特和潜力无限的,坚信龙江的明天一定更好!更好的明天也一定是我们龙江人共同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