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让胡路区政协委员,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副教授,大庆精神与龙江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士军反映,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战略的提出,天然气消费将长时期保持较快增长。燃气是城市的主要能源,伴随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城市燃气管理也开启了数字化的新模式,而城市燃气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比较缓慢,不能满足城市数字化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着城市安全保障,尤其是全国各地发生的燃气爆炸事故再一次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从历年发生的重大燃气事故中都能发现,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痛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燃气安全预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燃气基础设施数字化能力不足。城市燃气的“调压站(箱或柜)、阀井、管线、燃气表”基础设施遍布城区各个位置,而部分燃气基础设施缺少压力、流量、泄漏监测和腐蚀防护等感知设备。
二是燃气数字化预警体系不完善。城市燃气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智能管网综合管理系统、物联网监测和设备管理系统等燃气数字化安全预警管理不完善,在数据采集、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和联动响应等方面未形成安全预警标准体系。
三是燃气泄漏智能预警装置应用不足。目前城市燃气泄漏智能管理装置多以声光报警型和报警脱排型为主。这些报警装置仅做到提示预警,并未在切断燃气持续泄漏上主动介入。此外,餐饮场所燃气事故比例呈不断上升,原因是燃气灶的自动熄火保护装置故障、可燃气体报警器失效和橡胶软管使用年限过长导致龟裂破损燃气泄漏。
四是燃气数字化预警技术面临诸多瓶颈难题。主要包括泛在感知技术市场不成熟、后端大数据算法不精准和数据维度不全面等多个方面,导致多系统的综合智能互联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切实提高燃气数字化安全预警能力,改善城市燃气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实现燃气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置。建议:
一、加强燃气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对城市燃气调压站(箱或柜)、阀井、高压和次高压燃气管线、燃气表及用气餐饮场所设备等基础设施,进行燃气泄漏、压力、流量、阀门切断和管道腐蚀等风险的感知。在城市重点区域的燃气管网布置智能调压站和管网安全监测传感设备等设施,进行燃气数字化预警系统示范项目,并将燃气预警系统接入城市应急系统,实现与现有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业务融合。
二、推动燃气数字化安全预警标准体系落地。开展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各类场景的融合研发,重点应用燃气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调控及安全切断技术、燃气管网动态仿真技术和关键设备设施健康状态评价技术等技术系统。由政府、燃气企业、科研院所和设备系统生产商等共同参与,打造城市燃气管网运行“风险监测-分析预警-联动处置”的安全预警体系,推动燃气数字化安全预警标准体系落地。
三、加快餐饮场所投用燃气泄露报警阻断装置与年检审核制。加快餐饮场所燃气泄漏后自动介入关闭气体输送装置投用,强制要求餐饮场所加装燃气报警阻断器,并提高燃气金属软管的使用率,进一步降低燃气泄漏所致风险。此外,加强民用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尤其是对餐饮场所燃气管道和灶具的检查。对于民用燃气设备的年检,除燃气公司定期检查外,实行燃气设备餐饮场所业主主动提报的年检审核制,提升餐饮业主的主动安全意识。
四、突破燃气数字化预警发展道路上的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瓶颈。需要建设全方位的燃气智能分析预警系统,突破燃气数字化预警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合理的规划、可靠的技术支持、循序渐进的运行过程,以及持续优化改进。需要重点推动5G燃气行业垂直应用、数字管网、物联网平台和数字化平台等项目与实际业务场景结合,通过政府协调内外部研究机构推进燃气预警智能化创新示范,引领城市燃气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