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建设提升农民医疗保障的建议
海伦医保局反欺诈中心副主任 孙聪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筑牢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医疗建设、提升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乡村医疗建设现状与挑战
当前,我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在服务农村居民就近看病就医和疾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乡村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重大变化,如“空心化”、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等,乡村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面临挑战。此外,乡村地区慢性病发病率增长较快,疾病谱和患病率开始与城市趋同,疾病负担有超过城市的趋势。同时,交通状况改善和收入水平提升后,患者向县、市级大医院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导致基层医疗网点出现“空白”或资源浪费问题。
二、加强乡村医疗建设的建议
1、?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同时,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尊重人才价值和成长规律,加强适宜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在控制数量的同时,把好准入关,加大招录具备必要专业素质的村医的力度。同时,通过村医岗位补助、医师补助等提高村医待遇,探索逐步将在岗村医纳入编制管理,解决身份认同问题。
3、?提升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部分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疾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同时,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确保农村大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
4、?推进智慧医疗发展?:加快基层智慧医疗建设,实现省市县无缝对接,提供远程病理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和手术指导等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诊疗效率,还能让基层群众少跑腿、少花钱,看好病。
5、?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完善农村家庭医生制度,将服务重点由疾病治疗转向健康促进,为签约家庭提供长期稳定的营养指导、运动康复等全方位服务和对慢性病患者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防协同配合,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三、结语
加强乡村医疗建设、提升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让农民群众看病更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