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教育资源覆盖 推动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作者: 王彤宇 | 发稿时间:2025-01-08 15:21:19

王彤宇(民盟盟员、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教师)反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痼疾,如何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为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由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病,比如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管理水平亟需提高;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条件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等,导致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此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的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呢?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城乡教育联动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城乡教育进行帮扶结对,将发展较快的学校和水平一般的学校进行深度联动。比如开展教研合作,在备课教研阶段不断拉近缩小差距。由城市学校开展示范课,教研周等活动。切实加强学校间的互动,逐步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软实力。

二、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学校发展的重要局限来源于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足。加大财政投入,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学校的基础建设。通过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可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青年人投身到农村的义务教育工作之中。另外,要适当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工资,并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和晋升渠道。可以拓宽农村教育人才的发展方向,对于进步快,能力强的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提升机会。

加大教育投入还体现在对于教育理念的宣传上,目前还有少数偏远地区存在学生辍学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人生之路的起点。只有基础教育得到普及才能提升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要认识到,改变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成就整个社会。

三、实施教师交流计划,提升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师交流计划应该采取双向调控,将优秀的教师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做定期交流。选派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代表融入到乡村教育的一线。并实现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切实有效的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还应该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农村学校的滞后性,可以通过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加以提升和改善。

另外还可以将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做入职培训。在工作初期做能够接触到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可以更好的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水平。支教不一定是到偏远地区,可以将轮岗政策在小范围、小区域内部逐渐实行。只有教师流动起来,才能将教育资源合理化分配。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得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农村教育没有办法完全开展的课程可以借由网课实现。将录播课和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把城市的优质资源优质课程渗透到农村教育。通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宣传教育理念,进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全覆盖,彻底改变农村地区教育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