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作者: 梁謇 | 发稿时间:2024-12-23 23:52:55

近年来,我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改革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然而,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现阶段我省民营企业家的顾虑仍未彻底消除,发展信心有待提振。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动力和活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行涉企政府服务全流程改革

当前,民营企业所需的部分高频政务服务仍未完全实现跨区域办理和远程网上办理,存在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同时,涉及企业的相关评估鉴定事项清单尚未形成,民营企业家投入在与政府打交道、处理行政性事务时所需的成本和精力未明显减少。建议:第一,按照“应减尽减”原则,优化调整事项办理流程。明确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办理时限、发证方式、收费标准等内容,规范编制办事指南。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分类梳理事务清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同步建立事项清单动态更新机制,由同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把关,实施严格审核报备。

第二,通过技术手段和流程革新确保办事渠道畅通。积极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除法律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在保留线下办事渠道的同时,全部推行全流程、全环节网上办。对于法律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通过“收办分离”模式,打破事项办理属地化管理限制,通过多地联办、集成服务,进一步改革原有业务规则,完成异地办理流程的整合。第三,推动高频便企事项向基层服务中心延伸。持续加强数据共享汇聚能力,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支撑能力,加快推动高频电子证照标准化和跨区域互认互享、电子证明跨区域开具。建立权威高效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满足“跨区域通办”和“全市域通办”的数据需求。第四,杜绝重复评估。全面梳理、归纳企业高频需要的评估鉴定项目和免评估事项,明确要求各部门对列入目录清单的事项实行“最多评一次”或免鉴定评估。对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项目,行政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鉴定评估,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也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鉴定评估类中介服务材料。明确企业该办理什么样的鉴定、该怎么办理鉴定,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少企业的评估成本,将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行政成本,提高民营企业对市场做出反应的效率。

二、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2023年我省制定了《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投资经营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但相关惠企政策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简洁的文件库,民营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时对于相关政策的预期性和信心仍然不足。建议:第一,全面整合省市区(县)三级政策,形成全省范围内相对统一的政策框架和体系。同时,形成一套统一的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政策适用对象、兑现流程、职责分工和奖惩措施等,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研究成立产业政策奖补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奖补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第二,整合“人才政策兑现系统”“创业就业政策兑现系统”“人才住房政策管理系统”等,形成全省统一的网上刚性兑现系统,做到“一个平台兑现、一个界面惠企”的平台全集成,从而降低民营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行政成本,更好地激励民营企业与政府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之间协调发展。同时,将奖补资金拨付全环节纳入系统流程,让政策兑现的申报、受理、审核、资金拨付在网上留下可追溯的痕迹,对产业政策兑现消极对待、严重超时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日常督查、随机抽查和公示。过程的“全留痕”与督查的“全过程”将有效限制行政机关的寻租空间,有力保障民营企业公平、高效地享有政策支持。第三,推动文件兑现的流程标准化、便利化,争取做到即时兑现。一方面,取消申报单位领取奖补资金所需的收款凭证,做到网上系统兑现“一次不用跑”;另一方面,凡是政府部门出具的文件或可通过数据共享的文件,一律由主管部门负责提供,不再要求申报单位提交。同时,取消各类奖补项目的推送发起时间和办理时限,使相关工作人员做到有规可依,使相关申办企业做到有期可待。

三、提升政务服务数据免费共享实效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中低效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民营企业不了解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制信息;二是民营企业不了解交易对手的相关信息。因此,汇通公共数据,实现免费开放共享,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经济摩擦,为民营企业更高效率的经营提供信息保障。建议:第一,构建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和若干主题数据库,实现公共数据集中汇聚、统一管控,成立满足全市公共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需求的基础平台,面向社会公众集中、免费发布。这些开放获取的数据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省的营商环境,如对客观事实和相关政策的了解会大大削弱民营企业家或创业人士对投资的不确定性,政府信息的上网公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公职人员的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