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热闹的“进校园活动”降降温
作者: 李蓝玲 |
发稿时间:2024-12-20 21:27:10
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从强调自身领域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凡事“从娃娃抓起”,于是各种“进校园”活动层出不穷:从“消防安全进校园”“戏曲国粹进校园”,从“廉洁文化进校园”到“禁毒知识进校园”,从“法律文化进校园”到“科普知识进校园”等等各类活动层出不穷。有时“活动”之多甚至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实际效果则与"双减"政策相背离。由于学生们的课程表容量有限,接受能力、时间精力也有限,这些频繁热闹的“进校园活动”是否取得了真实的宣传普及效果,还有待思考。
具体建议:
1.健全部门审批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凡进必审、从严把关"的原则,在学期初对各方面推荐的"进校园"项目、各部门提出的"进校园"要求,均进行严格审核,建立"进校园"活动清单,从源头上控制"进校园"活动的数量、次数和时长。未经审核批准的非活动清单中的活动项目,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2.严格精简整合。各职能部门开展的"进校园"活动,应根据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由教育行政部门依照分类指导、同类合并的原则,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以少而精的"进校园"项目,达到传承文明、提高素养、以文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3.尊重学校自主权利。中小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社会环境和生源特点等选择相应的"进校园"活动。同时对各类"进校园"活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让孩子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及自身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和钻研,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从活动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