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作者: 孙雪飞 | 发稿时间:2024-12-19 11:43:47

从2022年初冬奥会掀起“冰雪运动”新热潮后,中国冰雪休闲旅游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在我省对冰雪旅游的长期耕耘下,2023年冰雪季期间,黑龙江在冰雪主题线路、冰雪主题景区、冰雪相关热搜词等多个方面都成为全国第一,伴随冬季“尔滨”的火爆出圈,黑龙江省冰雪游的旺季,随之而来的连锁效应此起彼伏,未来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然是推动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2024年上半年,相关平台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文旅消费规模增速均全国排名第一。截至9月,黑龙江旅游接待游客1.86亿人次,旅游收入23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108%。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亚冬会即将开幕,黑龙江必将迎来新一轮“迎客”热潮。面对难得机遇,如何进一步提升我省旅游承载能力,拓展旅游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我省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主要问题

(一)旅游交通网络存在短板。发展边境旅游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我省旅游市场,增强俄中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能从侧面缓解我省头部旅游城市承载压力,扩大全省旅游知名度。我省幅员辽阔,发展边境旅游还存在交通通达性不够的问题,目前,我省仍有四座城市未通高铁,分别是伊春、绥化、鹤岗、黑河,其中最有利于发展边境旅游的黑河市,国内港航线仅有哈尔滨、北京、上海3个城市,在我省旅游季接待南方游客较多的现状下,显得交通十分不便,制约了边境旅游产业发展。

(二)龙江特色气象景观资源需深入挖掘。我省具有节气分明、气象要素多样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是现阶段对不同节气、不同物候下的龙江特色气象奇观景观的开发力度还有待加强,“春夏秋冬”特色气象景观资源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冬季旅游旺季的火热出圈未能与其他三季形成有效衔接,导致其他三季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深度开发与广泛宣传,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省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

(三)监督管理打击力度有待加强。伴随着我省冰雪旅游旺季的火爆出圈,物价的供求关系在时刻发生着变化,我省比南方传统旅游成本低,在市场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游客消费更趋于理性和谨慎,对商品价格及消费标准格外敏感。部分无良商家为缓解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压力,利用“尔滨热”,盲目地采用竭泽而渔的经营方式,比如,在热门景点中华巴洛克街区附近曝光的68元一盘的“天价锅包肉”事件,更是证明了市场监督管理环节还存在“灯下黑”的情况,我省对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相关建议

(一)大力支持边境旅游交通建设。在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中,强化对边境地区的相关政策支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边境旅游目的地交通通达性,真正实现为边境旅游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

(二)加快发展龙江特色气象景观。相关部门通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开发多线串联,覆盖全季的旅游线路,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吸引游客。春季重点打造花卉观赏、开江观赏等景观产品。如在伊春桃山桃源湖、牡丹江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观赏冰凌花和杜鹃花,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观赏跑冰排和“冰莲花”;夏季重点打造湿地观鸟、生态观光、森林徒步等产品。如在伊春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观光等;秋季重点打造五花山色、湿地观光、丰收采摘等景观产品,如在亚布力旅游度假区等地欣赏五花山色,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湿地观光等;冬季重点打造冰雕、雾凇、高山雪原、漠河极光等景观产品,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逊克大平台雾凇风景区观光等。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由省文旅部门牵头,联合市场、交通、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更严厉的惩治措施,全面打击包括无证经营、虚假广告、低价陷阱、强制消费、违规兜售及欺诈宰客等在内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把物价稳定在合理区间。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同时联合媒体、网红、自媒体达人,积极宣传推广我省旅游营商环境的“正能量”和“好声音”,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的旅游目的地,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在此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