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克服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作者: 李京 | 发稿时间:2024-12-18 14:43:31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省科技创新领域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是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尽管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轻、投入高、风险大,对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融资难问题始终困扰着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受本次新冠疫情的影响,融资问题更加成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省绝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以银行信贷为融资渠道,而难以获得信贷融资又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从当前来看,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银行缺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动力和服务能力。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三是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量信息数据尚未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挥有利作用。四是服务于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第三方服务型机构少,专业化程度低。

为此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银行机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差异化多层次机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城商行等网点多、功能全的优势,将金融服务充分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辐射和覆盖。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过程中,国有银行要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和价格上的优势,城商行要充分发挥其决策链短、灵活多变的优势,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和特色,不断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各类银行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专业培训专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客户经理和管理人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力推动大数据融资和线上金融服务,同时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组织建立行业专家决策咨询体系,由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创投等专家组成咨询委员智库,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外部智力支持。

二、政府要不断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开放共享的企业大数据统一标准。积极构建多层次、多联动的科技企业征信体系,建立由政府部门、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市场化的信息服务,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开发有针对性的信用服务产品,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数据库,与政务信息大数据库实现互联,加大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力度。由政府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工商、税收、社保、信用、科技等信息,实现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为金融科技的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为银行解决各类问题。

三、积极推进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性科技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增加科技融资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充渠道,充实和增强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突出政府性科技融资担保的准公益属性,明确科技融资担保定位,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科技融资担保机构更好地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大对我省绿色科技型企业转型的服务力度。

四、建立现代化企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规范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完善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确保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财务制度,要完善财务核算机制,提高财务运行质量,提升企业财务透明度。同时还要学习大型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技术,企业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降低信贷融资门槛。可积极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认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奖励,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显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