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性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概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社区医院”,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服务问题,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功能为一体基层卫生服务部门。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指二、三级医院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以将广大社区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缓解上级医疗机构的就诊与医保压力。非政府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的一种新尝试,在财政方面,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单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财政投入,提高了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由单一政府承办所表现出的缺乏竞争、活力不足,老百姓看病所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服务态度差”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的问题与困难 本提案共调研了哈尔滨市共23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南岗区5家、道外区1家、道里区1家、香坊区13家、平房区3家。以下为此次调研中所反映主要问题与困难。
1、没有独立法人证书 医疗机构法人证书是医疗机构的身份证明,能够保证医疗机构合法的运营。也是医疗机构参与医保和社保等重要服务的条件。持有证书的医疗机构可以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与医保机构直接结算,同时也可获得政府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政策,这将有利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本次调研的23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9家拥有独立法人证书。法人证书持有率为39%。
2、医保开通范围不足 医保是指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医保的基本原则是“互助共济”,特点为“低水平、广覆盖”,通过医保报销和支付可以有效的减轻人民群众就医看病压力。此次调研的23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4家全部开通了省、市、铁路医保,其余19家仅开通了部分医保或全部未开通。
3、人员编制和收入问题 医疗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三方合同和临时工占比偏高,其中最高占比为93%,平均占比50%以上,三方合同和临时工工资待遇问题亟需解决。
三、解决办法
1、明确医疗机构法人证书申领单位 本次调研发现,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领办单位所属部门不同,导致法人证书无法申领。如领办单位与领办社区中心归属为不同区编办(如:部署、省属、市属、企业办),导致社区中心在所属和领办区两个部门都无法申领法人证书,形成死循环。建议明确申领单位,帮助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材料准备及提交。
2、加大医保开通范围 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医保开通受限原因在于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独立法人证书。医疗机构法人证书是医疗机构参加医保和社保等重要业务的必要条件,对于医保开通范围小,辖区人口数量多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议是否可用领办单位法人证书申请医保开通范围,以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医保待遇。
3、加强医疗团队建设,提高编外人员待遇坚持以医护为核心,积极提供三甲公立医院免费进修、学习的机会,以不断完善自身医疗团队建设,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全面实行竞聘上岗制度。自主核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绩效工资,让真正有能力的医务人员获得相应的福利与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