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建议
作者: 何伟英 | 发稿时间:2024-12-18 14:32:16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七普”数据,黑龙江省常住人口318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739.59万人,占23.22%,远超全国18.70%平均水平,我省已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1.老年教育供给不足。老年教学场所稀缺,教学场地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制约老年大学发展。同时现有的老年大学普遍存在着“一位难求”的问题。随着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老年人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一些课程班短时间内就能报名满员,供需严重失衡。

2.师资力量薄弱。老年教育面临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内容单一、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一方面,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聘用人员队伍不稳定,不能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偏低,没有深厚的经验和基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

3.老年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新时代老年人群精神文化多样化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技能培训需求量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目前常见形式主要有各类讲座、学习班和老年大学,缺乏一些专业技能培训。

二、加强老年教育的几点建议

1.推动老年教育进社区。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教学设施,将老年教育资源重点向社区教学点延伸,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共享,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支持。

2.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和志愿者库。通过专兼结合、兼职为主的方式,在现有成人社区教育师资库基础上,向社会各界聘请老年教育师资库成员,鼓励学有专长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到老年教育机构兼职任教,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市属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志愿服务。通过共建共享老年教育师资平台方式,促进老年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3.做好高素质的老年教育教职员工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