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愈益融入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已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自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将数字经济作为我省产业振兴的引擎产业,是引领我省未来的新经济形态、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蓝海,也是推动我省振兴发展的新要素。《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成为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龙头的战略任务。
二、存在主要问题
经调研,我省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面临着前沿基础研究领域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对区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缺乏有效获取直切核心需求的数字化创新路径。服务支撑体系不够健全,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政策配套有待进一步加强;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三、建议
数字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培育我省数字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重要举措,充分激活区域发展要素,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推动龙江高质量可持续振兴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夯实数字技术基础研究根基、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一是建立健全数字技术前沿基础学科研究体系。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对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抓紧谋篇布局,加快省级未来产业相关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争创未来产业国家级创新中心。二是全力支持加快突破关键新兴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人工智能、类脑物计算、量子科技等领域,力求重点突破一批数字技术领域基础前沿和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对创新体系进行智慧化升级。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和广泛分布的智能感知系统,实现“产”“学”“研”主体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院所技术成果精准匹配,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提高协作创新效率。
2、打造数字化服务生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依托数字手段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与现代物流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二是加快构建龙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融合新兴数字技术,在航空航天、大数据平台、芯片半导体等高新领域有所突破,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支撑、协同带动作用,推动建设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数字新质生产力产业梯队。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形式引导骨干企业带领配套的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数字技术创新,定期征集发布名优数字产品目录,强化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3、深化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一是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依托省科学院、哈工大等院所高校人才储备,鼓励科研人员与数字转型服务商共同进入生产一线进行诊断评估,聚焦企业组织架构与生产制造关键环节,以点带面拓展多元应用场景。二是推动数实融合走深走实。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加大数字车间、智慧工厂建设,整合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的信息,推广智能制造系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效率,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强化网络安全,确保自主可控。三是构建新型工业化科创服务平台。提供低成本的创新辅导、技术培训、转型升级方案以及算力支撑,遴选一批“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形成可复制推广典型经验,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