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数字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建议
作者: 刘秉岩 | 发稿时间:2024-12-18 11:00: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强调“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

一、当前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省发展数字农业虽然成绩很多,但在农业数字化赋能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集约化程度有待加强。智慧农业规模化是发展现代化智慧农业的关键条件,这也是北大荒集团智慧农业相对建设较好的主要原因。当前,农业合作社内农民的意见不一,难以整合,可利用土地较为分散制约智慧农业发展。

(二)农业数据收集困难。受到成本因素制约,大农场、大合作社有一些物联网传感设备投入,一般农户很难做到。我省已经投入了很多设备,但与农业作业面积相比杯水车薪。

(三)从业者知识结构偏弱。从业者基本都是四五十岁农民,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知识的储备量不多,即使是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大多数也适应不了高新技术,想要利用人工智能发展智慧农业比较困难。

(四)市场主体培育不足。本地数字农业企业在核心产品、关键技术等还无法进入国内另行位置。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北大荒、农投等自身建设较好,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智化影响有待加强。

二、加快发展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建议

(一)以数字农业为引领,激发数字农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落实“数字龙江”规划。注重数字农业发展宣传推广,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数字农业建设。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数字农业适用范围。在基础条件好的地方率先发展数字农业,总结数字农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强化示范引领,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数字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我省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把数字技术应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园、科技示范园等,创新发展数字农业经济。三是加强对小农户的引导。提高小农户发展数字农业能力,通过田间试验、智能管理等有益尝试,让更多农户享受“数字”带来的效率与效益,增强参与数字农业建设的主动性。

(二)以数字资源共享为纽带,推进农业数字化进程。一是加快农业全产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数字化,整合和共享数据资源,推进数字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巩固和提升现有监测统计渠道,完善农业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等农业信息资源采集生成工作,构建基础数据体系。二是继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带动作用,完善涉农综合服务信息,依靠互联网打造数字农业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农业产业新业态。注重电子商务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引导和服务,促进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关键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应用,创新应用遥感、物联网、AI等技术,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造性发展与转化。

(三)以农民创新创业为驱动,培育数字农业领域专业人才。一是加强数字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以数字农业创新创业为人才培养渠道,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机构就AI、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培育专业人才,加强相互间交流合作,重点对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提高先进技术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成果转化水平。同时利用我省开展“头雁”行动的契机,加大数字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解决数字人才短缺的困境。二是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特别是针对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农业劳动力,定期开展数字技术培训,积极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管理。鼓励数字化的规模生产主体,建立数字农业农民教育培训开放基地,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广大农民数字理念和思维。三是深入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提升小农户运用手机和互联网的技能,指导小农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市场分析,让小农户搭上信息化快车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四)以补农业农村短板为导向,强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协作共建机制。鼓励政府、企业、学校、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积极参加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等重大国家数字工程。二是促进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落实“宽带龙江”战略,提升农村4G网服务质量及接入能力,与运营商开展农村地区5G通信基站建设,扩大5G网在农村地区适用范围和覆盖面。三是加强农业传感网络建设。加强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农业传感网络建设,动态监测农业四情等情况。四是完善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我省现有的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尽快落实全省一体化农业云建设,加强农业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加工、存储、开发、共享,重点是精准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预警等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我省大数据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