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监管建立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环境
作者: 孙光侠 | 发稿时间:2024-12-12 09:44:17

               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监管建立风清气正的网络直播环境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孙光侠反映,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宅经济” 和“云生活”“云办公”等网络直播平台纷纷涌现,观看网络直播、参与直播互 动已成为人们丰富业余生活、放松身心的重要娱乐方式及重要的社交、商贸活动 之一。网络直播的实时性、互动性、多样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也极大的 丰富和促进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由此形成的巨大流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引得不少 人加入其中。然而,直播行业的低门槛也导致主播这一群体良莠不齐,一些虚假 和低俗直播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破坏了网络生态、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更对广 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主播为了追求高收入,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一 系列直播乱象屡尽不止,常见的网络直播乱象问题包括:

   (一)是利用剧本编造虚假人社和场景,吸引流量或售假售货谋利。互相恶搞表 演吸粉。个别的平台直播不顾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德道、信誉、廉耻、不顾人格和 正确的政治导向,严重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观、人文观和政治理念,造成极坏的社 会影响和人文环境,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危害极大。有些甚至造成不利的国际影响。

   (二)是传播“软色情”信息。有的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穿着不得体并故意进行 带有性暗示或挑逗性的动作,以及使用言语进行挑逗,发布含有色情暗示、边缘 内容或低俗信息,严重破坏了直播环境的健康。

   (三)是销售伪造商品,误导消费者。有的主播制造虚假的粉丝、浏览、点赞及 交易数据,营造虚假的抢购热潮,或是过度夸大商品“效果”,夸大食品、保健 品的功效,利用“特供”等名义销售仿冒商品,以此来误导并损害消费者利益。

   (四)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有的主播在与观众直播互动时,出现使 用不当言语、挑起争端、相互挑衅、攻击性辱骂等行为,刻意制造冲突和对抗的 氛围,以此刺激观众打赏,或是用追逐、拦截、骚扰他人进行直播搭讪,扰乱公 共秩序,以此来吸引眼球、获取流量。

二、加强网络平台监管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提升监管力度 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如网信、文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作战, 对网络直播进行全方位监管,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直播的认 识和辨别能力,引导观众理性观看直播、文明参与互动。同时,加强对网络直播 行业的正面宣传,树立优秀主播和直播平台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二)强化平台责任,细化管理措施 作为网络直播监管的关键环节,平台必须构建和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强化对 直播内容的事先审查、实时监控以及后续处理流程。应配置专业的审核团队,借 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与精确度。此外,平台需对主播资格 进行严格把关,建立主播信用评价体系,依据主播的直播表现、违规历史等信息 进行信用评分,对于信用评分较低的主播应采取限制措施或予以封禁。

 (三)提升主播素养,主动接受监督 一方面,主播应加强自我约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直播技能,积极 传播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以优质的内容吸引观众,而 不是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将有害信息传递给观众。另一方面,媒体和公众应积极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网络直播乱象进行曝光和批评,促使直播平台和主播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整治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是净化网络空间、推动直播行业良性发 展的必要之举。对于违法、违规、违反公序良俗的直播行为,只有依法予以严惩, 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更多有特色、内容优质的主播崭露头角,给人们带来 更多良性互动,从而充实和丰富优化人民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 文明同频共振,推动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 兴。 政协委员 

                                                   孙光侠 2024 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