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知名电商、头部平台在龙江扩仓增容,增加网上零售额的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民建 刘仁辉
一、现状分析
黑龙江的网上零售额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农产品电商销售领域增长显著。2023年黑龙江省的网上零售额达到约720亿元,同比增长约15%。这其中,农产品电商占据了重要份额,2023年黑龙江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了120亿元,显示出黑龙江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受欢迎程度。哈尔滨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网上零售额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黑龙江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主要面向俄罗斯和日本等市场。
目前黑龙江省内的知名电商和头部平台仓库布局及网上零售额状况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中。京东已经在黑龙江布局了多个物流仓储中心。京东在哈尔滨设有一个大型的智能仓储中心,该仓库主要服务黑龙江及周边地区,覆盖城市与乡村的配送。其智能仓库利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如自动分拣系统和无人机配送,特别是在寒冷气候下能够保持高效运转。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在黑龙江布局了物流节点,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电商物流网络。阿里通过菜鸟驿站与本地物流公司合作,尤其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城市拥有较强的仓储和配送能力。此外,阿里巴巴还在黑龙江省推动跨境电商业务,依托哈尔滨的地理优势向俄罗斯市场输出产品。拼多多通过与当地物流合作,促进了黑龙江农产品的电商销售。苏宁在哈尔滨设有仓储中心,服务于其线上的电子产品和家电业务。随着线上零售业务的增长,苏宁的仓储体系也在逐步扩展。
二、问题与困境
虽然黑龙江的电商零售额增长较快,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电商渗透率仍较低。电商平台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较发达地区表现较为活跃,而偏远农村地区的电商销售增长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也影响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仓储布局不均衡,农村覆盖不足
虽然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主要城市设立了仓储中心,但整体仓储网络在黑龙江省内仍不够完善,尤其在农村地区,仓储和配送能力较弱。由于黑龙江地广人稀,部分偏远地区距离物流仓库较远,导致配送时间长、成本高。
黑龙江省面积广袤,冬季严寒,部分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不便,仓库布局有限,导致电商平台无法高效覆盖农村市场。物流成本因此居高不下。农村地区的电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电商平台的仓储和物流布局未能覆盖到村镇,导致线上零售渗透率低。
2. 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
黑龙江省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冬季,路况和天气影响物流配送的效率。与南方省份相比,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备,跨省运输时间长,影响了电商企业的竞争力。
黑龙江地处东北边远地区,物流运输距离较远,尤其在与其他省份或跨境交易时,运费较高。再加上冬季道路运输受气候影响,常常导致配送延迟,影响了电商用户体验。冬季严寒和冰雪天气导致道路封闭或运输困难,物流配送时间不稳定,特别是跨境电商的物流时效受到显著影响。
3. 电商人才短缺与服务能力不足
黑龙江电商行业的人才匮乏,尤其是在物流、仓储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等领域缺少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服务能力的不足也导致电商平台在黑龙江的扩展受到限制。
黑龙江电商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本地缺乏具备电商运营、数字营销、仓储管理等专业技能的人才,限制了电商企业的扩展能力。由于服务能力不足,电商企业在本地的生态系统较为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地方中小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的积极性。
4. 农村电商渗透率低,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
龙江农村地区的电商渗透率较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不足,消费市场的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许多农产品无法通过电商渠道顺畅销售,阻碍了“农产品上行”的发展。
部分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电商市场未能充分下沉。农村地区的电商模式多以初级的农产品电商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和创新的推广模式。
5. 跨境电商发展局限
黑龙江与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的跨境电商业务潜力巨大,但目前的跨境电商规模较小,仓储、物流、清关等环节仍存在一定障碍,特别是在面向日本市场时缺乏针对性的产品和物流支持。
跨境电商物流环节复杂,清关和运输时间长,成本高,导致黑龙江的跨境电商交易难以快速扩展。黑龙江特色产品(如绿色农产品)虽有潜力,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仍较低,缺乏针对海外市场的推广策略。
三、建议与对策
1. 完善仓储布局,提升城乡覆盖
推动电商企业在黑龙江主要城市和农村地区建设或扩展仓储中心,重点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覆盖,提升城乡物流基础设施。
政府可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物流补贴等措施,吸引电商平台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城市扩仓,特别是在县乡建立小型仓储和配送中心,以缩短配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与本地物流公司合作,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利用“快递下乡”政策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覆盖。借鉴阿里巴巴在农村地区的“菜鸟驿站”模式,增强农村电商的服务能力。
2. 推动智能仓储和绿色物流
引入智能化仓储设备和绿色物流技术,优化黑龙江省的物流效率,尤其是针对冬季严寒天气对物流的影响。
鼓励电商平台在黑龙江布局自动化仓储设备、无人配送车和无人机,特别是在哈尔滨等大城市的仓储基地中推广自动分拣系统、机器人配送等智能化设备。
推动电商平台采用清洁能源物流车队,降低冬季高能耗和环保压力。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应用低碳技术,实现物流的绿色发展。
3. 提升跨境电商能力,拓展国际市场
利用黑龙江与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地理和经贸关系,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黑龙江的特色产品,增加零售额。
加大对哈尔滨跨境电商试验区的支持,推动电商平台设立国际仓,特别是针对俄罗斯和日本市场,建立定制化仓储和物流体系,减少跨境物流时间。
通过与俄罗斯、日本等邻国的电商平台合作,发展国际物流通道,提升跨境商品的运输效率。借鉴京东和阿里巴巴在俄罗斯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类似模式向日本市场拓展。
4. 发展农产品电商,提升农村市场零售额
推动黑龙江省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别是加大对农产品上行的支持力度,建立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定期举办“黑龙江农产品电商节”等活动,集中推广五常大米、齐齐哈尔牛肉等黑龙江特色农产品,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支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鼓励电商企业深入黑龙江农村,通过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兴模式,帮助农民将产品更好地销售至全国各地。政府可通过电商扶贫政策,推动企业在农村设立服务站点,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5. 加强本地电商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
电商人才的匮乏是影响黑龙江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推动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电商人才。
鼓励电商平台与黑龙江本地高校合作,开设电商相关课程和专业,培养本地电商运营、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政府和企业联合举办电商人才培训班,培养具备数据分析、营销策划、供应链管理等能力的专业人才。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年轻人从事电商创业,增加本地电商生态的多样性。
6. 促进物流降本增效,降低电商运营成本
由于黑龙江地处东北,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成为电商企业扩展的制约因素。通过降本增效的措施,可以促进电商企业在本地的发展。
完善铁路和航空物流网络,黑龙江可以加强与电商企业的合作,优化铁路和航空货运线路,减少物流环节中的中转和时间损耗。特别是通过航空运输,解决冬季寒冷天气下公路运输受阻的问题。
建立区域性物流枢纽,在黑龙江主要城市如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建立区域性物流枢纽,优化仓储和分发网络,提升跨省、跨境物流的效率。
7. 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
黑龙江省政府应在电商平台扩仓增容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激励电商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本地网上零售业的发展动能。
设立电商企业扩仓和物流升级专项基金,为在黑龙江省扩仓增容的电商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通过出台针对电商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加大对黑龙江的投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黑龙江在推动电商仓储扩展和网上零售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仓储布局不均衡、物流成本高、电商人才不足、农村电商渗透率低和跨境电商发展局限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协作,通过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手段,提升人才培养和拓展跨境电商市场,可以充分发挥黑龙江的地理优势和特色资源,提升电商零售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