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妇女助力“数商兴农” 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作者: 齐秀娟 | 发稿时间:2024-11-18 08:49: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亟需为农业农村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数商兴农”是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及时、更准确、更高效地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着眼于整个农村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妇女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推动者和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贡献者。为进一步促进妇女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2024年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课题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女性助力‘数商兴农’研究”专题调研。研究发现,妇女在参与“数商兴农”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参与层次不深入

妇女对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贡献往往以低收入、低门槛的就业参与为主,高收益、高风险的创业实践明显偏少,如妇女担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电商企业负责人的数量较少,多为组织的中层管理者、普通从业者或临时雇员,尚难成为推动“数商兴农”的核心力量。

2.参与结构不均衡

在农业生产层面,女性多聚焦于产中环节,在产后加工环节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农村电商发展层面,女性主要集中于农产品营销环节,将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休闲农业等多元业态的程度还不够。

3.参与后劲不足

随着农业和电商经营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张,一些女性管理者逐渐向辅助性岗位转移,甚至向家庭照料者的身份转变,地位逐渐边缘化;还有一些女性创业者对于进一步扩大组织规模或寻求合作缺乏动力,影响了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4.数字化程度不够高

城乡之间、性别之间的“数字鸿沟”致使乡村妇女对于数字技术的利用程度较低,多数经营主体在新兴技术与生产设备的引进、农业科技研发、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力度还有待提升,并在某一个领域“单兵作战”,不利于实现农业全产业链上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为此建议如下:

1.促进性别平等,营造妇女参与农村数字经济的良好氛围

建议妇联组织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女性平等参与“数商兴农”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先进性别文化和家庭文化,改变女性对自身角色的传统认知和乡村社会对女性的就业创业偏见;宣传党和政府扶持“三农”和数字经济的政策措施,展示妇女在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的可为空间;积极发掘并宣传乡村妇女就业创业典型,激励更多妇女付诸就业创业实践;普及不同岗位、不同性别角色对电商发展的重要性,改变社会和家庭对“直播电商”“女主播”等角色的刻板印象,铲除妇女就业创业的舆论障碍。

2.织密多元立体网络,提升乡村妇女的社会资本

建议商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通力合作,搭建数字农业产业链条中女性从业者交流合作的平台,如在农业经营主体和电商经营主体的交流活动中为女性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或专门举办以“巾帼农人”“女主播”为主要群体的交流活动,促使各类经营主体分享资源、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建议妇联组织加快推进互联网和快递等行业、妇女参与程度较高的兴趣活动组织、“陪读妈妈”“宝妈”等灵活就业群体的组织建设,构建女性人才资本集聚的“三新”组织网络。建议各地电商协会、种养殖协会、企业家联盟等行业性组织提高女性成员或从业人员的比例,促使妇女获得优质的社会关系资本。此外,建议相关部门打造以女性为主体的“云上”数字经济交流平台,打破城乡壁垒和性别偏见为乡村妇女设置的社交鸿沟。

3.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提升乡村妇女助力“数商兴农”的能力

建议相关部门整合各种渠道培训资源,开展面向农业经营主体和电商经营主体的农业全过程数字化技能培训,举办各类妇女培训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补充,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注重“因材施教”“因需施训”,针对乡村妇女的数字技术需求进行科学分类,开发包括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和高端定制课程在内的阶梯式培训内容,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建议借鉴浙江省“长三角巾帼创新创业大赛?村播组比赛”的先进经验,打造以女性为主体的高质量品牌赛事,为女性搭建电子商务学习交流、就业创业和对接服务平台。

4.优化服务体系,留住和吸引更多女性人才

建议政府部门在进一步优化电商服务体系、物流体系和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建设并充分利用巾帼电商创业平台或巾帼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巾帼电商人才、打造巾帼电商品牌,为妇女在电商领域的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参照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模式,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作坊、乡村民宿、休闲度假、直播电商等业态的妇女共富工坊,为乡村妇女创业提供技能培训、资金支持、项目孵化等服务。建议由政府牵头打造极具规模的数字农业产业特色项目,以项目建设成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产业链条贯通融合,促使女性在切实增收致富中提振就业创业信心、锤炼创业创新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