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龙江数字农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 唐浩 | 发稿时间:2024-11-18 09:57:00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曾多次到访黑龙江,嘱托黑龙江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强国目标。黑龙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07%,在全国居于首位,农业现代化程度高,有着广阔的现代农业应用场景,更适合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黑龙江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借助农业数字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飞速提升,但目前黑龙江数字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资源的相互融合上还亟待完善。

一、数字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农业公共数据开源共享亟待完善

  一是土地确权方面。国内缺乏完善、及时、可信的土地确权数据源且获取成本较高,阻碍土地承包和金融贷款等业务健康发展。二是土壤数据方面。国内土壤数据收集覆盖范围不足、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获取土壤数据准确性,同时因技术、设备、机构的限制,数据精度及数据共享受到严重影响。三是气象数据方面。目前气象监测站数量较少、站点分布不均、设备老化、技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气象数据的质量和精度较低,无法准确地监测当地的气象变化。同时国内气象数据来源单一,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先进气象预报技术研究和应用。四是遥感数据方面。目前国内稳定获取的遥感分辨率较低、获取数据受限,难以大时空范围内下载数据,缺少高质量低成本的公开免费数据集。

  2、农机通信标准和数据传输协议

  一是农机与农具的通信标准协议方面。国内缺少智慧农机与智慧农具之间通信的标准化协议,不能满足不同品牌、型号的农机具和车载智能软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农业设备、应用软件、农业服务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平台方面。农业相关的设备、传感器和软件类型众多,因制造商不同,数据格式和协议也不能统一。目前国内缺少跨供应商的多源异构数据交换和集成解决方案,暂时无法破解数据传输和共享的难题。

  3、核心关键技术缺乏,技术集成度不高

  目前感知、决策、执行等智慧农业关键领技术研发和集成度不高。农业传感器面临采集指标少,精度不高,耐用性差,价格高等瓶颈问题。高端智能化设备依赖他国进口,存在数据安全隐患。无人驾驶农机尚处于改装阶段,缺少无人驾驶农机整机研发应用。农业算法模型尚处在科研阶段,尚未实现商业化。

  4、农业算力成本较高

  农业获取算力成本较高。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行业大模型研发亟需基础算力支撑,但因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等特点,相较于工业行业,国家科研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规模有限,大规模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而算力服务的高昂费用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沉重负担。

  5、智慧农机产业发展缓慢

  我国智能农机、农具装备与欧美国家相比,在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等方面差距较大,存在发展滞后且技术水平较低、市场占比规模较小等问题。在装备研发、人才储备、生产标准体系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支持数字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1、支持农业公共数据源建设,创新数据共享机制措施

  建议制定并实施开放农业数据政策,鼓励数据管理部门和机构在气象、土地、土壤和遥感等领域共建共享数据集。通过法律法规和激励措施,推动相关数据的免费或低成本提供,建设数据存储、处理和共享的技术基础设施,保障农业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2、支持农业数据治理建设,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建议出台政策,支持开展农业领域数据治理工作,建立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探索面向业务应用的数据共享、交换和协作机制。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数据,实现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等智慧农业作业方式,推动数据要素在农业场景中发挥乘数效应,赋能农业产业发展。

  3、推动农机农具通讯标准和数据传输共享平台建设 

  建议建立统一的农机通讯标准协议,规范不同设备的通讯标准和流程。协议应基于开放、通用的通讯标准,以保证其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同时政府大力推进数据共享生态平台的建设,实现各类农业设备、应用软件、农业服务供应商之间数据传输与实时共享,确保各农机设备更好地协同工作,并且制定相应的安全法规和政策,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追溯性。

  4、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免费使用,支持农业大数据和大模型应用快速发展

  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者使用算力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提供免费或优惠的算力服务、补贴等措施,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成本。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农业科技与算力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5、加大智能装备补贴,促进国内智能农机装备健康发展

  建议增加智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将更多智能农机装备纳入补贴范围;建立高新技术专项资金,提高购置大型农机和智能农机补贴;建立科研机构专业研究团队,提高智能农机制造装备水平,推动国产高端技术和装备成熟落地,逐步打造以农机制造、营销、科技、金融、作业服务为一体的农机现代化服务体系。

  6、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企业发展,支持建设农业产业先行区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创建农业产业数字化先行区,通过先行先试,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农业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模式,趟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支撑黑龙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