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商业合同货款保险业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民建 刘仁辉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的重要支柱,但在实际经营中普遍面临货款账期延长的问题。这种现象对企业资金流动性造成严重压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间的应收账款逐渐累积,风险传导效应进一步加剧,不仅削弱了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对区域营商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推广“货款账期险”业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通过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和风险分担机制,可有效缓解企业因账期延长面临的财务困境,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和经营活力,同时降低企业在商业交易中的风险成本。在欧洲,许多国家已推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贸易信用保险,帮助企业规避账期风险,推动市场交易规模增长。例如,德国的贸易信用保险覆盖率超过70%,显著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违约率。在国内,浙江省在2023年试点推出“应收账款保险+融资”模式,通过政银保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融资额增长25%,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一、现状分析
1. 货款账期延长的普遍性
企业间商业交易中,普遍存在货款账期条款,尤其是在建筑、制造、零售等行业。账期延长往往成为行业惯例,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周转不畅。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客户违约或延迟支付风险增加,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2. 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
企业以应收账款为担保融资的渠道较少,而传统融资方式对抵押物和信用评级要求较高,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银行贷款审批流程复杂,放款周期长,无法满足企业的快速融资需求。
3. 风险转移机制缺乏
企业间商业合同的账期风险主要由供应商单方面承担,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企业难以通过保险等工具分散风险。当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缺少专门针对账期风险的设计,限制了保险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潜力。
二、货款账期保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 “货款账期险”的定义与功能
“货款账期险”是一种专为企业间商业合同开发的保险产品,用于应对货款账期延长、违约或拖欠风险。通过该保险,企业可将应收账款的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同时利用保单价值快速获得融资支持。
2. 对企业的直接好处
缓解资金压力,通过将应收账款转化为保单价值,企业可快速获得流动资金,满足生产经营需求。降低交易风险,保险公司承担货款违约或拖欠的赔付责任,企业的财务压力显著减轻。
保险公司的介入能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专业评估,帮助企业选择更可靠的商业合作伙伴。
3. 对营商环境的积极影响
通过保险机制保障货款回收,增强企业间的信任,有助于扩大市场交易规模。 促进金融创新,推动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发更多基于保险保单的融资产品,丰富区域金融体系。稳定经济运行,降低因账期风险传导导致的企业破产或经营困难的可能性,维护经济生态的稳定。
三、建议
1. 鼓励政策引导,推动试点先行
设立试点区域,建议以黑龙江省作为试点区域,在哈尔滨、大庆等中小企业集中的城市率先推广“货款账期险”业务。省级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或提供保费补贴,降低企业投保成本,激励企业积极参与。
2. 推动保险机构与银行合作
开发联合产品,保险公司与银行共同设计“货款账期险+融资”联合产品,简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保险公司、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提升风险评估与管理效率。
3. 完善货款账期险的产品设计
多层级风险保障,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交易风险,设计不同层级的保险保障方案,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结合行业特点和违约风险,设定科学合理的保费率,同时确保保险公司盈利能力。
4. 加强宣传与推广
提高企业认知,通过举办政策解读会、行业交流会等活动,向企业普及“货款账期险”的功能与优势。强化案例宣传,利用成功案例展示“货款账期险”对企业经营的积极影响,增强市场信心。
5. 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
建立定期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及时调整政策和操作细节。形成可推广经验,总结试点区域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范例。
四、预期成效
通过“货款账期险”,企业可将应收账款快速转化为流动资金,支持企业持续发展。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保险产品的推广将提升企业间的交易信心,增强区域经济吸引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行业与银行的合作,拓展金融保险服务的边界。
推广“货款账期险”业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引导、产品创新和多方协作,可有效缓解企业账期延长带来的资金压力,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市场活力。黑龙江省作为试点区域,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快推进金融保险改革,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