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校园周边食品销售 市场监管、卫生监管的建议
作者: 贾晓宇 | 发稿时间:2024-07-05 11:04:49

围绕我省大、中、小学校园,应运而生的校园周边的商品经营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方便,个体工商业户增加了收入。良好业态的形成与各级市场监管、卫生监管等部门的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近期,在部分大、中、小校园周边就食品销售情况进行了解,也与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攀谈,大家认为校园周边食品销售活动整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确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环境。学生家长们也表示关切,希望能将这一信息进行反映,便于有关部门更好持续加强监管,确保大、中、小学校园周边校园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在开展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防止监管工作的交叉或漏洞。对校园周边食品销售点提高监管频率和力度,确保这些场所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商家,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或进行处罚。对于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家,可以联合多个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打击。

二是实施网格化监管。依托食品经营许可系统,建立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监管工作台账,实现网格化监管,并向社会公开,方便公众知情和监督。

三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定期对校园周边食品销售点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商家建立完善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健康证明和上岗证。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和公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要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购买习惯。

五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师生和公众积极参与校园周边食品销售点的监督工作,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六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借助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监管效率,实现食品安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综上所述,加强校园周边食品销售的监管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实施网格化监管、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水平等都是有效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校园周边食品销售的安全和卫生,保障学生的健康,促进校园周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