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雪如何释放经济发展“热”活力
作者: 郭春宣 | 发稿时间:2024-07-05 11:07:35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东北地区发展冰雪经济指明了方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真正把“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办,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盛会。《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将达到8000亿元,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占整个中国体育总产值的五分之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加快实施冰雪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寒地生物、寒地测试等产业,打造冰雪经济新标杆的整体部署,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领导为总召集人的省级促进冰雪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出台《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黑龙江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全省各地都掀起了发展冰雪经济,开展冰雪活动的热潮。

一、存在问题

一是雪质不好。黑龙江省虽然整体雪资源丰富,但部分地区进入12月份高寒阶段之后,雪质就会砂砾化,形成冰晶,雪面被冻硬形成雪壳,即便是人工造的雪,也会形成这种现象。而这样的雪质用于做雪雕还可以,但不适合开展滑雪运动。例如,漠河市北极滑雪场虽然屡创首滑记录,但巨大的投入和产生的效益相比,还不是很理想,与已经营多年的其他滑雪场相比,更是基本没有竞争优势。在中国冰雪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重点打造以东北长春—吉林、长白山—通化和哈尔滨—亚布力,华北北京—崇礼,西北新疆阿尔泰山脉“三北”五大目的地冰雪大区为主干的协同发展空间,并没有将大兴安岭等边境城市纳入其中,可以说,部分地区虽有万里雪原,却在滑雪运动上存在先天不足。

二是冬季过于寒冷。冬季过低的气温对于开展冰雪运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一方面过厚过重的保暖衣物不利于进行运动,另一方面就算是穿着较厚的衣物,在寒冷的天气里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很多地区的各中小学校冬季都浇筑了冰场,但学生上冰上课时穿脱衣物器具十多分钟,一般只滑冰三五分钟就冻得受不了了。练习滑冰只是因为中考有10分的滑冰测试,能滑起来就行,学生们对滑冰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是缺乏社会氛围。部分地区虽然拥有极寒气候,每年的冰雪覆盖期也很长,但冰雪运动的发展基本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群众性的冰雪运动还没有起步,青少年上冰雪只为应付考试,职工群众不了解、不爱好、不参与冰雪运动,全社会没有形成开展冰雪运动、打造冰雪产业、发展冰雪经济的浓厚氛围,在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四大产业”中,只在冰雪旅游上有一定的发展,其他三项可以产生巨大效益的产业还处于观望之中,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而大半闲置,居于宝山而手仅纤毫。

二、关于发展“冰”经济的对策建议

通过认真研究各地发展冰雪经济的成功案例,结合实际,经过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省的绝对优势在于寒冷,零下53℃的最低温度是全国独有,基于此,对我省发展冰雪经济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全民动员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充分用好电视、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宣传册等方式,在广大中小学生、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冰雪运动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熟悉冰上运动的比赛规则、专业技巧、精彩看点、激情竞争、体育精神等,进而带动全社会形成了解冰上运动、喜爱冰上运动、参与冰上运动的良好氛围。建议要求县、乡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建速滑、冰球或冰壶等冰上运动队伍,择优成立市级运动队。同时,要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冰上运动裁判员和解说员队伍,利用室内冰场适时组织举办全民冰上运动会,充分借鉴贵州“村超”、“村BA”的成功经验,邀请其他省份的运动队伍到我省开展冰上运动比赛,努力将黑龙江省打造成冰上运动中心。

二是打造冰上体育运动品牌。在冰雪产业中,冰雪装备产业的利润是最高的,建议先组织人员,研究设计我省的冰雪装备品牌,采取公司广告、官方推广、赛事冠名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在品牌的美誉度和产品的认可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向智能穿戴装备等产品拓展,努力打造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销售格局。

三是设计推广冰雪运动形象IP。打造形象IP是当前树立品牌形象,开展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塑造独特的IP形象,能够提高我省冰雪运动品牌的认知度和记忆性,增强品牌价值和溢价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目前我省的“蓝莓仙子”“一鹿向北”等IP形象因缺少文化内涵和趣味元素,其影响力和衍生性都存在不足。建议借鉴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冰雪IP形象“雪怪阿乐”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我省原始的大兴安岭森林、神奇天象北极光、古老的鄂伦春民族、神秘的萨满文化、丰富多彩的动植物、黑龙秃尾巴老李、北帝玄武等元素资源,设计出独具北极特色的冰雪形象IP,组织我省的文学爱好者成立专班,撰写该形象的小说故事,设立具有坚毅、勇敢、乐观、善良等北方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作为我省冰雪运动形象代言人。设立文化创意公司,负责运营推广这个冰雪形象IP,通过制作发行相关的网络小说、漫画书籍、动漫影视作品、Cosplay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形象IP的影响力,还可以扩展推出手办、徽章、卡牌、玩具、冷饮等系列衍生文创产品,进一步丰富我省的旅游纪念品品类,拓展冰雪旅游产业链条。

四是研究制定冰上活动相关标准。随着冰雪运动的蓬勃开展,很多民间的冰上体育活动也逐渐活跃,如泼水成冰、冰尜、冰上龙舟,冰上自行车、冰爬犁、冰帆、冰钓等,这些民间的冰上活动虽然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却没有完善合理的竞技性活动标准和规则。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项冰上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比照现有冰上体育运动的标准,针对冰上活动所需器材的材质、造型,参加人员数量、竞赛规则等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标准,抢占先机推广使用,提高这些冰雪赛事观赏娱乐性和大众参与度,树立“冰雪龙江”是冰上活动标准发源地的权威形象。

五是增加冬季冰雪乐园趣味性。近年来,我省冬季都要在各主要街道、广场等处修建冰雪雕作品,建设冰雪乐园。建议在城市内的雕塑逐步以冰雕作品为主,以彩灯渲染氛围,营造晶莹剔透、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在冰雪乐园建设上,建议改变散客游园的方式而采用主题乐园的方式建设。如:可以利用城市内河流的冰面,设置S型的冰道,根据我省形象IP的故事情节,在冰道两侧建设相应的冰雪雕作品,利用灯光、投影、实物、人物、解说等多种方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组游客乘坐马爬犁沿着冰道前行,在抵达不同雕塑时可以触发相应的故事情节,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冰雪世界的奇幻冒险之旅,可以有效提升冰雪乐园的新鲜感、趣味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