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贷”是政府采购贷款的简称,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通过将政府采购合同的信用转化为企业的融资信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台新举措完善“政采贷”服务,为银行、政府、企业之间搭建了信息桥梁,真正实现“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受益”。目前我省各银行政采贷均可开展全省业务,对于采购资金性质为财政性资金或预算内资金,并在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网进行公示的项目,均可开展政采贷业务,但在市本级项目开展政采贷业务时存在部分问题,描述如下:1.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需信息多点采集,涉及部门多,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互联较弱,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增加了线上融资各参与方的成本。目前省本级政采项目回款资金支付路径垂直,风险相对可控,市、区、县级采购,因支付路径不统一且支付进度不公示,出于对风险因素的考量,银行优先开展省本级项目采购,银行对市级以下项目开展采取审慎态度。2.政采贷银行端放款的必要条件是采购人要将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在放款之前进行备案公示,银行端系统核验项目信息、回款账户信息一致后进行放款操作。采购人存在对“政采贷”政策不了解、配合度不高,未指定专人负责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相关业务,且签订合同不及时,合同公开也不及时,先供货验收后公示等现象,导致项目无法开展政采贷业务。相关建议:1.强化数据共享和应用:加强政府采购公共数据开放,对已融资的项目,特别是市级以下采购项目,面向签约的融资银行公开项目付款路径及付款进度,从根本上打消银行顾虑,助力简化“政采贷”业务流程;2.提高业务理解和能力:由政府主导定期组织政策宣讲会,邀请银行、政府采购部门、供应商等参与,共同学习政采贷政策。重点围绕实施“政采贷”的意义、作用,实际操作流程、注意点和要求对采购人进行培训,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不断提升采购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规范采购人政府采购行为,深入学习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