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作者: 民建黑龙江省委员会 | 发稿时间:2023-12-08 16:43:47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体量不断壮大,为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目前仍存在办学体制机制不顺、产教融合度不高、校企政合作力度不大、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等短板,特别是“产教合而不融、校企政合作不深不实”“校热企冷”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创新发展理念,开创政府出面、企业响应、院校配合的三者携手办学新模式,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政合作局面。积极推动职业院校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校企双方需求、资源和优势,构建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建专业课程、共育师资团队、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制。一是细化制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落实落细校企合作中企业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政策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二是由政府牵头,选择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产业、特色产业,建立由行业领先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体成立研发中心,以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促进校企政深度合作。

(三)建立校企政常态化对话机制。建立校企政集聚融合服务平台,邀请企业、院校参加,发布人才、科技需求和政策清单,推动科教加速融合、校企深化合作。推动技工院校主动对接规模以上企业、百强企业、知名企业,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在合作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深化研究,在增加合作体量、提高合作质量、激发合作能量上下功夫,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知识技能培训以及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引导企业加大对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