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刚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省教育厅原厅长、党组书记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黑龙江视察,深入林杨、乡村、高校调研,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龙江人民的深情厚爱和亲切关怀,既为龙江振兴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开展协商议政明确了履职方向。作为政协一员,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思想认识上,通过调研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政协定位上,深刻体会到必须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充分发挥黑龙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抢抓新的重大机遇,在建好建强“三个基地、一个屏障、一个高地”中勇担使命、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具体落实方面:
一是抓“引领”,加快向北开放新高地建设。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是推动龙江全面开放进而实现全面振兴的政治要求和战略需要。改革开放创新,开放是前提,只有开放才能知道差距、聚集资源,才能知道改革什么、创新什么。黑龙江作为我国对俄开放合作最前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明显。一方面,要通过互联互通,聚集国内优质资源,真正把难得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振兴发展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另一方面,通过互惠互利,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合作区等建设,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区域合作,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二是抓“支撑”,发挥科教创新增量器作用。黑龙江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底蕴深厚。一方面,要在“转型”上下功夫。向先进地区对标,围绕产业创新,加快高校转型发展,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谋划,构建产业链、创新链、科技链、人才链一体发展新格局,以科教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另一方面,要在“支持”上下功夫。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发挥政协作用,积极建言献策,重视支持高校发展,在经费、土地、人才、平台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着力发展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切实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
三是抓“动力”,激发龙江高质量发展活力。总书记指出,东北地区的“短”主要是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和思想观念短板。东北全面振兴使命任务越艰巨,越是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越是需要强化观念文化、开放意识。黑龙江作为文化对外交流的桥头堡,必须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特别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鼓足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拼劲;传承“抗争斗争”精神,铆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拿出合作共赢、善作善成的干劲,主动跳出“舒适区”,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感恩奋进,努力培育新风尚、展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