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作为第三件大事,核心成果之一就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学党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讲清楚中国道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它是怎么得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在理论上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找路和走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间找了四条路,走了四条路。
第一条路叫做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内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路走了28年,是从毛泽东同志1927年上井冈山开始开辟的。
第二条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3年到1956年,我们国家走了一条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道路,通过和平的方式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总书记对和平改造道路评价很高,他说毛泽东那一代人不失实际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使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平改造道路即计划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走集体道路,奠定了今天的基本制度。之所以说这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脱离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就是私有生产资料,只有到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后,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了主体,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制度,这是第二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怎样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好,就是要找新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在中国找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探索当中,很多好的思想喷涌而出。比如我们今天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当时说过,社会主义发展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发达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走的第三条道路。
第四条道路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确立的。我们党的历史上被称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有两个,其一是遵义会议,其二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转折确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第二次转折开始确定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党内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会议的开幕词中,他说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组建长期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开始,一直到2017年召开党的十九大,每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个字。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二十大,及以后党的二十一大,党代会的报告也不可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字。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始一直到现在,总书记都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取得的最根本成就。一个是最根本成就,一个是基本主题,最根本成就联系了上述四条道路,基本主题延续了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走的这四条道路,没有第一条就没有二条,没有第二条的成功,就没有第三条的探索,没有第三条的探索失误,就没有第四条的探索开创、坚持发展,我们党这一百年在道路上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学党的历史,所要坚持的就是道路自信。总书记讲学史增信就是四个自信,首先是道路自信,这就是各条道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