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名称
发稿数 (341)
回帖数 (0)
关于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高效发展的建议
发稿时间:2021-10-12 13:47:16  
民进黑龙江省委员会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职业教育正朝着系统、多样、实用型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还较为突出,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1、职业教育被社会普遍视为“末流教育”。当今社会上有一种普遍观念,认为只有高考无望的学生才会去读职业院校,学生及家长都不愿选择职业教育,往往把上职业学校视为无奈之举。

2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上升通道狭窄。许多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把学习技能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获得文凭作为首要目的。学生一旦进入职业院校,绝大多数只能获得中专、大专文凭,获得本科以上文凭十分困难。上升的通道狭窄。

3、职业发展空间受限。技工学校毕业生即使掌握了很好的技术,有突出的业务能力,也只能担任技工、高级技工或技师、高级技师,职业发展的空间受限,无法像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那样获得更多的上升空间和社会资源。

4、职校毕业生的工作待遇较低。职校毕业的技工虽然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工作辛苦、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技工的工资一般只有2000--3000元。另外,现行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倾向于收入高、地位高的人群,一般技工难以享受到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这也导致职业教育无法兴旺,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

5、职业教育师资存在“先天不足”。中职学校教师的编制紧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匮乏,聘请兼职专业教师的渠道不畅。

6、职业教育培训人才仍是“纸上谈兵”。企业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缺乏真实的工程环境,实训效果差,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距。

对策和建议:

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学校要注重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要想使学生具有工匠精神,老师首先要有匠人的精神,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来影响、带动学生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

2、在公共课、专业课和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内容。公共课要改革课程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他们自信心和责任感。专业课要重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对精湛技艺追求精神的培养,也可以让学生走进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工人对工作、对岗位的那种执着追求精神,营造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出工匠精神。

3、进一步重塑“人才观”。《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用“8双劳动的手”缔造的神话。大国工匠们对职业技能的完美呈现,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极大鼓舞。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引导,破除鄙视职业教育的偏见,引导家长把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放心地送进职业学校,让社会各界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营造整个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

4、打通职业教育的管理通道。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建立教育、发改、经信、财政、人社、税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统一专业名称、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能标准、评价考核指导意见等,对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进行扎口管理。

5、加大职业教育政策支持力度。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靠人才支撑,而人才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建议通过税收优惠、财政直补、购买服务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接纳职校学生的培训和实习,构建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职校生就业的“直通车”。结合实际,在教师编制、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优先考虑职业教育。

6、增强技工职业和就业的吸引力。加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切实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环境。规范技工职称评定,放宽职称评定的学历等“硬指标”,重在考核技工的专业技能、敬业精神等。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工资晋升体系。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努力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增强职业教育就业的吸引力。


阅读5198)| 回帖0    
回 帖
实 名 回 复
手机号:
  点击此处获取手机确认码 手机验证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2009-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