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名称
发稿数 (341)
回帖数 (0)
我国粮食供给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稿时间:2021-10-12 11:12:08  
民建黑龙江省委员会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粮食消费需求呈现健康化、多样化等新趋势。居民口粮需求比例下降,对肉蛋奶及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客观上带动了饲料用粮需求增加,同时富硒、富锌、富钙等健康型粮食新品种需求上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强调要“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这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现阶段我国粮食供给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是产需错配的结构性不平衡。目前我国产出的多是同质甚至低质型粮食,但在食品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随着结构的多元化、差异化,食物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却是以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为特征的增长。

二是粮食种植单一化。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中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以小麦种植为主,东北地区主要以种植玉米、黄豆为主。这种“单季节单品种”模式不但很容易会受到气候灾害的影响,而且会出现灾难年份产量大减,丰收年份“谷贱伤农”的现象,严重制约种粮农户收入的提高。同时,人口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集聚,使得土地、智力等农业生产资源大幅度减少。

三是粮食生产存在效益低和竞争力不足问题。伴随着种粮成本的上升,效益呈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弃耕抛荒、粗放经营的手法也给粮食供给安全带来一定的挑战。同时,国内粮食市场“两个倒挂”问题更加的严重,影响国内生产,市场风险也在逐步积累。

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对策

(一)实现农业产需再平衡,构筑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基础。针对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趋势及口粮与饲料粮的结构性矛盾,调整粮食与畜产品、口粮与饲料粮、饲草的生产结构,按照实际食用消费需求标准,合理调整粮食、口粮生产规模,同时促进肉、奶及饲料粮等面临短缺且缺口还将继续扩大的重要农产品的生产。继续推进“粮改饲”,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和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依据各地区资源优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潜能之间的偏差。

(二)坚持粮食生产 “保产量”与“优结构”相结合,保障对高品质、差异化粮食及粮食制品的增长性需求。在处理好“保产量”与“优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多举措提高农户与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着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有效发挥政策在“保产量”与“优结构”间的杠杆作用。

(三)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粮食,提升国内粮食供应和保障能力。适应国内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效缓解国内粮食生产带来的资源压力。坚持底线思维,减低进口粮食对国内粮食市场造成冲击,不能损伤农户种粮积极性,损害主体利益。加强进口粮食管理配额,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参与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更好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采取多环节农业模式,从单一作物种植变为多品种植物种植,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发展优质食品、无农药和无化学的食品供给,促进了垂直耕作系统的使用和推广,充分利用温室、大棚发展垂直耕作。

(五)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粮食经济效益。推进粮食增产和提质增效,加快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强育种建设,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充分利用数字、智能等前沿技术来推动先进农业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着力提升科技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中的贡献。

(六)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市场与政府的结合,在全力抓好秋粮收购的同时,继续组织好政策性粮食销售,根据市场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及时灵活调整投放品种、数量和节奏,优化粮源安排,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阅读7626)| 回帖0    
回 帖
实 名 回 复
手机号:
  点击此处获取手机确认码 手机验证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2009- 版权所有 黑ICP备11003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