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生态文明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弥足珍贵
日期: 2012-02-07 | 作者:戚国强 |   来源:北方时报 |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快速发展和伟大成果,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前行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空前提升,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太大了。以2010年的数据统计结果,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5倍,德国的4倍,美国的3倍,CO2排放总量世界排名第一,平均污染程度也位居前列。

我们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已开始逐步递增地反作用于经济建设,这对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国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正在梯级放大,人们对生态、节能、环保的呼声的增高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加剧,在某些地区甚至抵销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果因生产活动毁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污染了水源,而祸及子孙后代,那么我们这代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生态文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物质基础,离开生态文明谈发展和繁荣是没有任何意义和可操作性。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这个特质上讲,生态文明的追求与先进文化的导向是一致的。只有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才将带来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发扬,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性必须倚仗广大公众从自然社会发展、以社会公益为出发点,这需要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支撑,需要有一大批追求精神文明的有识之士,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

德班气候大会再次昭示当今世界最迫切的问题是人类活动引发的极端气候变化。虽然舆论攻势满天飞,但实质进展缓慢而无效,再不加以有力改变,人类危机真的要到来了。文化强国的重要特征是和谐,抛掉过多的一己私欲,只有和谐才能拯救地球危机。

在马克思看来,大规模工业化模式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导致了人类与土壤关系的疏离、异化,导致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的破坏。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仅把土壤看成是获得高额利润的自然条件,只是在它的影响使土地贫瘠并使土地的自然性质耗尽以后,才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土地上去。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与农业是有矛盾的,因为,在资本理性的驱动下,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看重的是眼前的货币利益,而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可持续性的,它要为人类的世代繁衍生息提供自然条件。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来对待农业。要求土地的占有者和利用者不能只顾眼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掠夺式地糟蹋、祸害共有土地。呵护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关爱土地,保护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马克思告诫人们,一定要花力气改良土地并把改良后的良田传给我们的后代。这样,马克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就表达出来了。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马克思对于农业生态是极其重视的,但是在初期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城乡对立所形成的敌对关系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地球人口已突破70亿,不采取现代农业模式和工业化运作,是不可能养活世界众生,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又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当代的人们已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必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期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及环保的公益性和牺牲精神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这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归宿,只有大德大爱的人能考虑多数人的感受,才能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境界,不然的话,生态文明及衍生出的绿色GDP等必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当今社会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两翼,偏废就会出现危机和“断裂”。而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人们建立多考虑其他人感受和福祉的理念,破坏生态的发展与精神文明背道而驰。因此,在当今气候变化严峻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至关重要,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弥足珍贵。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和生态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东北农业大学节能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