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支持垦区现代农业率先突围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6-01-25 | 浏览次数:已点击:

 

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作为全国粮食产量和商品粮输出第一大省,黑龙江有责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新鲜经验,在探索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做出重要贡献。“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列我省“五大规划”之首,农业生产关系深刻变革,新型经营制度和经营体系逐步构建,农村生产力进一步解放。

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困境是主粮价格倒挂,进口大豆、玉米、小麦、大米到岸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粮食产量连年持续增加,保护价收购的库存粮食若干年内很难消化,粮食存储资金的压力不断增加,不堪重负。在价格倒挂形成国家补贴政策的天花板和种粮生产成本不断抬升的“地板”面前,依靠种粮增收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对粮食加工业也产生了难以抗御的压力。

破解这个困境,要沿着改革的正方向探索,坚持市场导向,不能退回去靠行政手段干预价格。大豆试行目标价格改革,玉米保护价格调降,甚至水稻降价,都是合理的改革措施。问题是如何稳妥推进,如何应对。靠增加种植品种、多种经济作物、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重视“卖得好”等都是些出路,但受消费能力限制,我省两亿亩耕地还是得以种植主粮为主。降低种粮的成本,尤其是体制性成本,更为重要,是全军成功突围的关键,应该是改革的重点。

黑龙江垦区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关键时刻是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可以,而且应该担任这次突围的先锋部队。

据了解,我省垦区现有耕地4328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50亿斤,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产的粮食价格PK不过外国那么远运过来的粮食,主要是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经营机制不活、社会负担重、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束缚。例如,农垦水利工程建设按1:1配套,有数十亿资金压力;建虎、建抚两条高速公路建设,投资90亿,还款压力更大。事业单位、管理局机关、中小学、政法人员的财政拨款标准偏低,垦区每年承担的“办”社会支出占总支出的一半左右。许多管理局的负债率很高,形成历史包袱。

因此,减负是垦区粮食生产降成本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议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进一步重视围绕降低种粮成本考虑生产关系的调整,从减负入手,支持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突破。关键是要突破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体制,大胆创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议中央和省里联合发力,将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妥善解决其机构编制、人员安置、所需经费等问题。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形成的债务进行甄别,属于政府应当偿还的债务纳入政府债务统一管理,符合呆坏账核销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确立国有农场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垦区平等享受国家普惠性政策,争取农业、财政两部支持,与农业部属其他单位同样实行零基预算;争取中央财政对垦区“三农”投入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争取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给予垦区同样的待遇,例如,产粮重点单位奖励资金、水利建设补贴等。

深化改革还涉及垦区整建制转换体制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在确保国有资本控股前提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依法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试点等等。垦区轻装上阵了,就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国际化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闯出一条新路。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