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
关于加强我省北药种植与提升药材质量的提案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20-01-06


黑龙江省山多林密、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种植药材土地资源丰富,适合种植的品种较多,生产潜力很大。我省拥有野生药材资源856种,蕴藏量约为27亿公斤,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道地药材有29种,诸如刺五加、五味子、防风、板蓝根等地产药材品优质好,国内市场供求量高达60%以上。但是北药的市场占有量、产品质量、销售广度却并不理想。

一、当前我省北药种植与药材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长环境的适宜性难以保障。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药生长的天然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用地的种植规划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未能将更适用于中药材种植的土地专地专用。

(二)种质资源的道地性受到影响。北药的特殊功效源于其道地性,但是近十几年来,北药面临着种质退化、能源耗竭、生境恶化等问题,药材的生理生化特性发生变化,疗效也有所减弱,道地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种植方式的集约化尚未形成。目前全省人工栽培首先规模化种植的仅有10余个品种,多数中药材的种植还停留在“岗上三分地、林间半亩田”的种植规模,呈现“产量低、规模小、分布散”的特征,极大的限制了产品的供给能力,使得我省种植药材在价格、销路等方面难以同其他药材主产省区抗衡。

(四)种植方法的科学性仍未普及。我省的药材种植者大都是非中医药专业从业人员,农户多是按照种植农作物的方式来种植中药材,由于缺少标准化、组织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之农户滥用化肥、农药现象较为普遍,极大地影响了药材的品相和质量,限制了我省中药材在全国的市场竞争力。

(五)选种品种的指导力有所缺失。由于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更新不敏感、对市场变化情况掌握不及时,盲目跟风随意调整种植类别,不仅无法丰产增收,更是导致种植农户与市场间关系结构的离散。

二、加强我省北药种植与药材质量提升的建议

(一)建立黑龙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其中包括道地药用植物野生和种植品种的基因资源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负责全省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发掘收集龙江产地的中药材种子,科学的加以保存贮藏,并加快制定北药标准物质库。一方面能够通过运用生物技术、组培微繁育技术培养优良种苗,为人工培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指导生产种植;另一方面为开展黑龙江道地药材大数据机理、品种基因组学、寒地濒危稀有药材繁育等研究与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二)加快建立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的GAP生产基地,实现药材种植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通过政府干预、政策支持等方式,开发中药材种植的适宜性土地,并进行集中整合;以优势企业或中药材合作社为龙头,以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带动,推广优良品种,扩大集中种植规模;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种植指导,达到产品质量和产量“双提高”的最终目的,保证供给源头不断流、供给能力极具竞争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田间栽培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规范化种植和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明确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支持,建立北药规范化种植补贴机制,引导农户主动投身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定期召开培训会,深入解读《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进行技术推广,强化种植户规范化种植的行动力和自觉性;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的监管,严格抽检验收,把好出口关。

(四)要积极引进药学高端人才,深度开展中药材产业的基础研究,指导生产实际。以全省“头雁行动”为契机,实施优秀中医药人才落户龙江引进计划,设立专项落户基金,吸纳更多的业内精尖开展北药种植过程中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与物质基础、环境条件变化等关联性研究,明细北药道地性成因,指导北药的科学种植。

(五)加强市场研究,将订单农业的经验应用于中药材的种植业,以“销”指导“产”。搭建信息分享平台、产品营销平台、售后保障平台,推进“互联网+中药”平台的建设,接受网络预订。同时,在政府的介入下,促进生产者与省内外收购方、加工企业、医药单位签订订单,以确定销售结果为前置因素,进行生产种植,确保中药材种植的无亏运行。

总之,加强北药种植,提升药材质量,关键在于顶层设计,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专家做好具体指导,积极领导高度重视,具体部门统筹管理。以上问题和建议,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