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
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县域经济的提案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20-01-04


近年来,全省各县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我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性

目前,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制约着全省整体经济发展。2017年,我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6671.8亿元,占全省的42%;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为222.2亿元,占全省的17.9%。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没有超过10亿元的县市,最高的肇东市为8.3亿元,最低的县份不到亿元。因此,实现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必须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二、我省县域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省县域经济目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就是人才和营商环境的问题。

一是在县域领导层面上,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县级领导说的多,做得少,缺少真抓实干精神;有的干部能力偏弱,不恳下苦功夫学习掌握市场经济等专业知识;有的干部安于现状,新官不理旧账,缺少有作为、敢担当的精神。上述表现,导致了一些县市始终处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态。当然,正面事例也不胜枚举。如,1986年,当时双城市政府与雀巢公司签约,32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是坚持“亲商、安商、重商、富商”服务意识,双城雀巢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企业纳税达到4亿元;还有当地以老村长、龙江家园为代表的制酒企业,也是在这样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解决就业人员约1.6万人,实现税收已达5亿多元,成为双城区支柱产业。

二是在人力资源上,优秀人才进不来、当地人才留不住。振兴县域经济,人才是关键。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人往高处走。因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使人才无用武之地,更无法吸引人才进入。同时本地人才在当地难以施展才华,不断外流。久而久之,一方面造成人口减少,市场萎缩,一方面导致创造财富的人群流失。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致命的。

三是在县域营商环境上,距离市场经济要求差距大。如,有的县市招商引资缺少优良、系统的招商项目储备;有的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吃、拿、卡、要”还时有发生;有的县市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本地和外来企业亲疏有别;还有,大部分县市招商还停留在以政府为主,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如种下梧桐树,必然会招来金凤凰。如,林甸县以伊利乳业为龙头,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县领导带头招商,引来的1个万头、45000头奶牛示范牧场已全部投入运营。企业入驻后,主管部门跟进服务,随时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企业信任。以龙佳牧业为例,企业进驻3年来,已投资近5亿元,日产鲜奶达140吨。4个龙佳牧业规模的奶牛牧场就能保证林甸乳企的奶源需求。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带动了饲草料种植业发展,保证奶农稳定持续增收,也促进下游乳企增产扩能,同时带来税收年均3500万元以上。类似事例,还有巴彦生猪和依安的鹅业等。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同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

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仅靠县级层面,有一定局限性。应该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同向一县一业目标发力,根据各县域资源秉赋、区位优势和已有产业特色,统筹规划。对于产业基础比较差的县市,要给予格外支持,人财物要予以倾斜,使其快速发展,跟上全省的整体步伐。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上,做到一个都不能掉队。各县市也要增强危机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改革创新,充分释放自身潜力,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

一是充分挖掘省内人力资源,完善下派和挂职干部使用和考核奖惩机制,切实让干部能沉下去、融进来,杜绝镀金、“挂而不炼”等倾向,使他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建设一支懂经济的县域领导干部队伍,有针对性地通过公选、培训等方式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提高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下大力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四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激励的工作力度,为人才创业就业提供良好条件。

(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知名民企加入发展县域经济大潮之中

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机遇,一是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让民营企业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发展需求着眼,加强县域园区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当地资源优势,吸引龙头企业投资,在通过帮扶龙头企业在当地做大做强,不断扩大资源优势,吸引配套企业,形成资源集聚,构建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从而推动县域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