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
关于消除大数据在政务管理中数据孤岛问题,建立共享机制的建议
作者: |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 日期:2019-01-11


政府部门在数据占有方面,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有专门的部门、人员进行相关工作,在长时期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积累下海量的数据,特别是近年来电子数据的大量应用,各部门均建有自己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办理各项业务,日常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从大数据的角度看来,那些沉睡在档案袋、文件夹中,以及存储于各单位信息中心数据库中的大量纸质数据和电子数据,有着无比巨大的价值,能产生惊人的效用。

遗憾的是,很多数据还在沉睡。先不论纸质数据,单就各部门电子数据而言,大多数海量数据以部门为单位分割成无数信息孤岛。

问题:

一是重统计轻分析、重历史验证轻未来预测,一般各单位都会制定本部门统计日报和月报制度,形成本部门报表,报表多为业务数据统计,鲜有动态分析和预测。

二是数据多限于本部门内部使用,鲜有跨部门数据共享,部门数据被视为部门私产,对外公布数据时慎之又慎。

三是数据管理不规范,数据之间缺乏逻辑验证,数据格式五花八门,跨部门数据比对时数据出错概率极高,匹配率不足五成。

四是安全防范技术水平差,保密意识过强(领导层)或过弱(基层),个别信息安全泄漏事件成为信息不公开的护身符,安全技术和安全体制不健全。

建议:

一、建立大数据需求管理机制

大数据分析所能产生的效应正在被逐渐重视,但目前大数据需求端和数据占有端的错配,使得政府部门大数据分析的需求被严重抑制,也制约了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提升。建议由发改部门牵头,建立全省统一的大数据信息需求机制,让大数据真正起到“为民服务”的作用,不能一味的只投入建设,要让大数据在实际政务工作应用上,真正的起到“灵魂”作用。以建立全省统一的大数据信息需求机制为“桥梁”,将大数据建设方与大数据需求方进行有效的关联。比如城市人口预测,这是多个部门需要的信息,但数据占有端在人口管理部门,因此该部门就应该及时提供该套餐服务(包括数据和概率)。再比如公安、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掌握的流动人口数据侧重不同,相互之间的定期数据比对和数据挖掘一定能提高数据质量并可供决策参考。

二、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如何将各部门海量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建立由工信委牵头搭建全省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首先要打消各部门对数据共享的疑虑,准确提供数据;其次要建立数据接口规范,统一平台数据格式;最后是要适应当前数据去中心化、移动化的趋势,开发简易统一的操作平台。

1、制定了《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政府应制定《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政务信息资源配置,有效支撑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该办法不能再过分关注共享技术本身,而是强调基于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通过信息共享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2、建设了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按照国家《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要求建设了黑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该平台目的是实现证照信息共享和材料免交原件自动校验,解除群众“跑断腿”的办证之痛,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支撑跨部门共享业务开展、方便群众办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科技手段做好大数据安全防范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数据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政府机关,敏感部门如何有效的防止内部敏感数据泄露已经刻不容缓。由于内部数据泄露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对传统安全措施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防火墙、反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等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已难以独立应对。结合内部数据防泄漏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还需要借鉴现代科技手段来防止数据泄露已成为各政府机关单位信息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如利用“人像识别身份认证数据管控”技术与加密、隔离等技术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防止敏感数据泄露、扩散。

人像识别技术不需要任何电子或机械 的“钥匙”,可以杜绝丢失钥匙、密码、盗用他人秘钥的现象,如果配合身份证、PKI密钥等技术可以使安全系数成倍增长,以数据为焦点、风险为驱动,依据数据特点与使用的范围,利用人像识别技术的特点,对判定管理员是否违规数据查询起到重要的防范工作。对每次重要的业务系统操作事件都保存一条有时间/日期和面像的痕迹历史记录,具有良好的可跟踪性,而且只需要通用的PC硬件及相应软件,与传统的安全措施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使用人像识别系统不但可以提升政府敏感数据管理的安全系数,还能大大提高政府对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机制。同时, 应用人像识别技术,可以免除政府工作人员忘记密码的苦恼,还可以有效防止冒领、盗取的事件发生。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您是我们的位访问者